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大學入學測驗 > 預測

高三學生看過來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十大問題十大對策

預測2.6W

十類問題,不可忽視

高三學生看過來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十大問題十大對策

作文命題寬泛,開放性增強,但又有所限制。從歷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來看,作文存在以下10類不足。

審題不當,忽略命題限制

仔細審題不難發現,命題中仍然暗含限制,這成為區分考生作文質量高下的一個標尺。限制有兩處,一是“這些詞語既是社會生產現象或人生經驗的概括,又隱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藴和人生哲理”;二是“注意‘三’在詞語中的含義”。從中可以看出,區分考生作文高下的度就是“文章要隱含一定的文化意藴和人生哲理”。可不少考生忽略命題條件限制,仍停留在話題作文要求階段,將其當作話題作文來寫。

表現1:有考生以“團結就是力量”為話題來作文,從開篇到結尾隻字不提“三”字,雖然閲卷老師猜測這句話可能是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中感悟得來,可是作者就是不提及,僅當作話題作文來寫,這就屬於扣題不準。

表現2:有考生寫“三叔的大學入學測驗故事”。雖然從形式上來看,文中有了“三”,可是在內容上仍扣題不緊。按照命題要求,“三”要有意味,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不僅僅是一個數字。

對策:學會審題三要點。

1.把話題作文當作供料作文來看待。

話題作文和供料作文有很大的區別。話題作文強調文章和話題有相關性,材料可用可不用,文體選擇的靈活性較大,有利於考生思維發散,而供料作文必須使用所供材料,行文主旨必須與所供材料吻合,文體上一般只能寫記敍文或議論文,考生的思維呈線性特點。總之,話題作文具有開放性,供料作文顯示限制性。

正因為話題作文具有開放性,很多考生沒有意識到開放不是沒有邊際,忽略了近年來話題作文增加的限制性。如果我們忽視限制,盲目“開放”,就有可能偏離命題的指向。那麼,怎樣做才保險呢?話題作文一般提供了背景材料,我們可以把話題作文當作供料作文來看待。作文由供料引發聯想、想象,如寫記敍文,確定和供料內容相同的主旨;如寫議論文,則由供料聯繫社會現實,找準相似點,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分析推論。如果是多則材料構成的話題背景,則注意各則材料之間的聯繫,以這個聯繫點作由頭生髮開去。做到這一點,作文肯定不會偏離題意。

求異性文章,忽略前提條件

表現:有考生對“三思而後行”給予否定,認為這是優柔寡斷的表現。這樣的求異文章可以寫,表現了創新意識,但是作者忽略了前提條件,即在什麼條件下“三思而後行”才是優柔寡斷的表現,盲目否定不能服人。

對策:避免説理絕對化,加強説理的深刻性。這要求考生的認識全面正確,符合客觀實際。在思維方法上要運用辯證法分析。另外,這類求異性文章多是議論文,而衡量一篇議論文章的好壞,有“三看”值得考生注意:

一是看了這面想那面。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考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為了使自己的立論有説服力,邏輯思維嚴密,在看到事物的某一面的同時要想一想事物的另一面,通俗地説,就是看了這面想那面。文章能夠寫出兩面內容,就很不錯了。

二是看到表面求實質。寫議論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具體的事實。有不少同學以為在文章中列舉的事實越多越好,有了這些事實就有了説服力,其實不然。作者在分析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時,注意將這一件事和周圍的事情,或者説和它有關聯的事情聯繫起來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裏。論述的深刻性就在這裏。

三是看到前面推後面。為了顯示問題的性質,給讀者更多的啟示,當考生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實質以後,還可以“瞻前顧後”,依據已知判斷未來

 抄襲試卷材料,犯了大錯誤

表現:有考生偷懶,在作文中抄襲大學入學測驗試卷閲讀材料,導致低分。

對策:其實作文材料到處都有。如果非要用試卷上的材料,也要用自己的語言靈活轉述出來,或者摘錄某些語句,千萬不能原文照抄,以此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堆砌詩詞華賦,文章華而不實

表現:整篇文章都是華麗的辭藻,但是內容空洞,這説明考生平時積累不夠,只是將考前背誦的詞語堆砌在自己的作文中。

對策:平時多閲讀,多積累,多分析,在增強文采的同時,加強思維深度訓練,擴展知識面。

形式上的不協調

表現:有些作文前面看上去是議論文,後面卻是大段描述性文字;前面是世界革命,後面是“我”的經歷,缺乏過渡,造成形式上的不協調。

對策:善於運用過渡句,學會大和小、點和麪之間的過渡。議論文中引例一般應用陳述句。

表達不規範

表現:大學入學測驗作文都是經掃描後才開始閲卷,有些考生行文不規範,書寫潦草,到處塗黑圈圈等,造成掃描後的文章模糊不清,或者色彩暗淡,看不清字。

對策: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考生除了寫字規範外,還要使用規範的筆,並且寫錯後要輕輕塗改。

如何寫就一篇大學入學測驗佳作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總體要求是:追求一點文化色彩,顯示哲理思辨,注意文體特點互補。寫記敍性文章,多一點細節,多一點情感,多一點理性;寫議論文章,多一點分析,多問幾個為什麼,多一點感性。考生一般寫的是議論文章,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要求:

1.大處起筆,小處落筆,注意過渡。

大處起筆,顯得大氣,站得高;小處落筆,切口小,容易駕馭,又容易深化。大處起筆,全面扣合命題材料意旨;小處落筆,突出作者的獨到見解。只是由大到小時要注意過渡。

2.切分論點,各個擊破,落腳要穩。

文章論點一經確定,可以對論點的內涵和外延作一個準確切分,或並列,或遞進,逐一論述。分解層次,全方位立體地表述自己的感悟,理性色彩會更濃厚,有時還有一種鋪排的效果,對讀者的衝擊力度很大。

3.材料要明,分析要準,注意辯證。

衡量一篇議論文章是否優秀,首先是看作者是否揭示了命題的意旨,論據是否典型,分析問題是否充滿辯證法。論據角度明確,分析揭示了事物的本質,注意了辯證法,內容就有了深度,語言的分寸感就會很準確。對那些內容複雜的現象,為避免片面,最好是肯定一點,顧及其他。

4.追求詩意,加強感性,表意歸根。

文章緊緊扣住立意關鍵詞,語句追求一種詩意,將詩意融於自我人生感悟之中,給讀者以回味和唯美感受。具體操作方法是:①藉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議論文字避免抽象説教。②運用大量對偶句、排比句,駢散交錯。③將感性體驗濃縮為形象性語言。語句具有濃厚的感性色彩,即使是複述現成的論據材料,也儘可能用詩化的感性語言,讓語言靈動起來。

5.語意含蓄,説故論今,文化味濃。

優秀議論文要求語意含蓄,説故論今,追求文化底藴。辦法有:①壓縮語言,增加文句容量;②顧及歷史,尋找文化淵源;③思考辯證,顯示哲理情趣;④留下空白,不要把話説滿;⑤注重修飾,追求文學色彩。材料引經據典,分析古今勾連,敍事靈活呈現,語言修辭精煉。

6.將命題關鍵詞語擴展為觀點判斷。

半命題作文也有關鍵詞,作文無疑要緊扣命題。怎樣扣合才保險呢?最好的辦法是將命題關鍵詞擴展為一個觀點式的判斷句,以這個判斷句(可以是一個單句,也可以是一個複句作記敍文的主旨或議論文的觀點或其他文體作文的中心。

7.反覆呈現有關話題內容的關鍵詞。

為什麼要在作文中反覆呈現有關話題內容的關鍵詞?這有兩個好處,一是提醒自己,不要寫着寫着節外生枝,離題萬里;一是提醒閲卷老師,我的作文始終緊扣了話題。

這裏要説明的是,強調反覆呈現,主要是指抒情性文章和議論性文章而言,不是要求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要這樣做。文貴含蓄,文學性很強的作文,不管有無必要,反覆呈現話題內容關鍵詞語,就面目可憎了。

時代感不強

考生對題目理解正確,但是沒有與時代聯繫起來

表現:有考生寫“三寸金蓮”,大談古代婦女如何受壓迫,但就是不和實際聯繫起來,以古論今的語言絲毫不見。

對策:文章合為時而著。文章要有時代感是無疑的。如何體現時代感?若寫記敍文,文中的人物、事件、背景要顯示時代氣息,反映社會熱點,體現時代精神風貌。寫議論文,要考慮命題主旨與當今時代在哪一點上契合,對目前社會問題,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什麼認識。考生可做到:審題看時代,找到命題與當今時代扣合點;選擇新材料,文中材料內容是最近發生的事;引用流行語,給文章打上時代的印記。

對詞語理解有誤

表現:有考生將“三顧茅廬”理解成“禮貌待人”,“三人成虎”理解為“人多力量大”,顯然不妥,以此立意難以服人。

對策:如果對命題供選擇的某個詞語或某句話的理解沒有充足的把握,建議迴避。

另類形式,不合規範

表現:採用證明、符號、辯論等另類形式寫作,但因為掌握不好,顯得不倫不類。有些作文用荒誕法、意識流手法,表面看內容含蓄,實際上是含混不清,影響得分。

對策:平常作文時,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另類形式,自由表述。但是考場作文要求儘量規範,所以一旦把握不好,就全盤皆輸。因此,在考場上,考生還是應在審題、立意、文采上多下功夫,謹慎採用特殊表達方式。

思想不夠健康

有少部分考生在文章中寫到了社會陰暗面、庸俗面,但是沒有加以批評,有的反而給予欣賞,這實屬思想不健康,怎能得高分?

表現:有考生大談“三角戀愛”、“第三者現象”、“三陪”等,但是沒有鮮明的批判觀點。

對策:作文要求思想健康,但要求思想健康,絕對不是不允許寫社會的陰暗面。學生披露社會陰暗面,不應否定社會,使人泄氣,而應鍼砭時弊,以引起療救的注意。這是頭腦清醒的人才有的認識,是有思想的表現。這樣的文章與那些一味歌功頌德,膚淺地説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文章相比,不是有見地的表現嗎?

寫這樣一類文章,考生要注意全面地看問題。記敍文立意,議論文確定觀點,既要揭開社會的瘡疤,又要讓人看到希望;實事求是看問題,不任意誇大事實,不隨意編造,聳人聽聞;有真情實感,不要玩世不恭;要有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