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精選

中西方的飲食差異1500字作文

精選1.56W

由於環境、物產、地理、氣候、經濟、政治、宗教等諸多要素的影響,中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飲食文化。其主要差別表現在飲食觀念、方式、民俗上。因此不能否定的是東西方飲食都對當地人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

中西方的飲食差異1500字

“飲食所以合歡也”,在中國,採用的是合餐制,合餐制體現了中國人希望團圓的心理需求,在中國普通人家中,一家人在一起不分彼此,逢年過節以此作為團圓的標誌。在家庭之外,朋友之間甚至是陌生人之間,以合餐作為增進感情的紐帶,怎樣的文化決定了怎樣的生活和行為的方式,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決定了中國人的合餐方式。西方在餐飲上選擇了分餐制,這種獨立的行為,更強調於個性獨立,人與人之間也更寬容更自由。就比如自助餐,吃什麼以及怎麼吃都憑個人的心情,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追求平等。

飲食與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民族不同的飲食文化造就成了現在的飲食各具多樣性與民族性。中國與西方雖然存在着差異,但它們同時也不是絕對的,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中把握住這種差異,不斷地吸收好的,使不同的飲食文化在碰撞中進行互補。中國固然有着濃厚的歷史,但很多歷史的東西也是需要不斷地進步,飲食文化既不屬於歷史,也不屬於現在,它是通過不斷地實踐而形成的。當今社會下,來往的越來越頻繁,語言作為媒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要將中國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就需要讓更多人瞭解我們的美食,傳揚我們的文化。

中國傳統社會是等級制的社會,用來維護這種秩序的是禮制,禮起源於飲食。所以中國的文化甚至可以説成是“口的文化”。並且中國人更信仰“吃什麼補什麼”醫食本是一家的觀念,可以説成無所不食。“味”在飲食中也有着重要位置,俗語説,食以味為先,而味道的產生又在於調和,調和之美也是精要之處,重調和也體現出了一種中庸。味是具有內涵的,看重內涵而不是表面,重味而不過於在意形和色,對美性追求壓倒了理性,這也是中國飲食觀的一個概況,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的一種“分久必合”、“天人合一”的思維。而西方飲食觀受到基督教影響,基督教認為人的生命更重於日用飲食。對於飲食,需要的是節制。西方人並不把“吃”作為人生的追求,並且西方人有許多禁食的食物,比如動物的內臟。不同於中國飲食的重味而調和,西方飲食更追求的是營養,他們的配菜作用,一是在營養上的配合,二是顏色上的配合,三才是口味上的調劑,儘管西方菜追求色;香;味,但根本還是從營養出發。這種配菜形式也體現出西方文化的“自我形象”、“自我抉擇”、“自我實現”的“獨”的思維。

中國人以五穀為主食,而單吃主食並沒有那麼可口,所以要麼與其他的菜餚相搭配,要麼加以烹調,不僅可以果腹,還可以滿足口舌之慾。而食材的種類異常豐富,吃的範圍很廣,天上飛的,水裏遊的等等。中國的烹飪技術十分發達,在中國還分出了八大菜系,並且製作工藝還有炒、爆、熘、炸、烹等,還注重色香味俱全。西方則畜牧業發達,以肉食為主,肉食本來就可口,所以西方人就不用過分對食物進行點綴。西方人更注重煮、煎、烤,很少有炒這一個步驟。在中國採用一天三餐制,即早、中、晚三頓。中國是農耕社會,傳統節日也與時令有關係,可以説節日的食俗最具有特色,比如春節吃餃子,寓意是親人團聚;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則是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中秋吃月餅,寓意是團圓。中國人還有供奉神靈和祖先的習慣,祭祀品也從最初的牛羊豬,發展到祭酒,再到供果。當然在飲食中每個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比如一些食物不能同時食用的禁忌,這大多數來源於生活中的經驗,再比如一些禁忌則帶有着迷信的色彩,舉個例子,舊時不少婦女有身孕時忌諱吃兔子肉,怕吃了兔肉,孩子會有兔脣等不同的禁忌。反觀西方,他們的主餐是晚餐,一天之中,早餐與中餐都比較簡單隨便。聖誕節則是西方的重要節日之一,而不可缺少的就是烤火雞,有一些西方人則是要擺上一整隻烤爐豬,甚至還在豬的嘴巴中放一個蘋果。飯後甜點普遍是是布丁,碎肉餡餅和李子,意味着吉利。復活節則要吃彩蛋,意味着新生,這是興旺發達的象徵。而狂歡節卻是需要禁食肉類,以娛樂為主盡情的歡樂。

高三:沈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