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最新素材——全運會之十大“怪”現象大綱

印象中對全運會的記憶不多,只有93年馬家軍狂破世界紀錄的七運會還算是深刻。從那以後的全運會,我只是偶爾關注罷了。不過當今年比較多地關注了全運會後,我才發現了一些全運會的“怪”現象。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最新素材——全運會之十大“怪”現象大綱

  1、項目設置不瘦身

在奧運會設項不斷瘦身的今天,我們的全運會,依然臃腫。本屆全運會共設33個大項,362個小項。來自各個參賽單位的15133名運動員參加了各項目比賽。無論是在比賽項目數量上,還是在時間的跨度上,本屆全運會都已超過了去年的北京奧運會。以至於在全運會開幕前就要將部分比賽提前進行。如此繁多的項目,如此漫長的賽程,不僅給組織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而且也會使一些項目的隊員疲於奔命。無論對組織者,還是參賽者,我們的全運會都是該到“減肥”的時候了。

  2、裁判爭議太頻繁

本屆全運會,從開始至今,對裁判爭議不斷。尤其是一些靠主觀評分、評判的敏感項目,更是問題多多,抗議不少,甚至演變為衝突。體操賽場的質疑聲,跳水裁判的大爆料,柔道選手的不冷靜,這些都是裁判問題結果的反映;那麼,內在的緣由呢?有項目統籌的“分配説”,也有權威人士的“內定説”,更有捕風捉影的“賄賂説”,是真是假,無人知曉。但我們知道,當體育運動受到政治和金錢的干預時,奧林比克運動精神的詮釋也就不那麼純粹了。

  3、東道主異常突出

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道主在比賽成績上突出是無可厚非的,但“異常”突出的背後也有一些可以玩味的東西。試想想,為什麼很多爭議的比賽和判罰中都有東道主的運動員,而且受益的總是東道主的運動員。記得在若干前的某屆全運會上,為阻止馬家軍破紀錄,某東道主故意停掉屏幕顯示的做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友誼即便不能放在第一,也不應該是最後吧,何況我們需要的是公平和公正的全國人民的運動會。

  4、興奮劑仍有出現

中國奧委會在反興奮劑上的態度一直是非常堅決的,但“零容忍”只是態度,事實上仍然有隊員鋌而走險。有時不明白這些隊員的僥倖心態,但回想之前的全運會好像確實有漏網之魚,也就不難理解了。於是,去年北京奧運會眾多名將”突然消失”的種種疑問,在全運興奮劑事件出現後,也沾染得撲朔迷離、疑雲重生。更何況,本屆全運會第一例興奮劑的主角(河南女子賽艇運動員郭林娜)是不折不扣的“國手”,而且還是今年世界盃上中國隊奪冠的成員。因此。少數西方媒體的質疑也不無道理。可見,中國的反興奮劑的道路還很艱鉅,很漫長。

  5、運動成績摻水分

長期以來,在田徑、游泳等項目上,全運會都是創造佳績的温牀。當我們面對佳績滿懷欣喜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成績背後的實質。“國內開花國際敗”,很多全運會的“好苗子”到國際賽場就“失常”,這個問題是不可忽視的。我認為,心態和賽制都是重要的因素。為了保全運,很多隊員放棄了前不久的田徑和游泳世錦賽,“地方利益高於祖國利益”的短視行為,禍害無窮。而在賽制上,國際比賽的“預次複決”到國內賽場被變為多數的“預複決”或“預決”,所以許多選手只能做國內賽場的“一現曇花”,卻禁不起國際賽場的“真正歷練”。

  6、體育解説難恭維

自己從小的理想職業是央視的體育解説員,所以平時的看比賽時對解説員的表現總是很關注的。如果説去年的奧運解説還差強人意的話,這次全運的解説,真讓我無語。韓老師的解説依舊在豐富着經典的“韓氏語錄”,不過這種也勉強算作“難得糊塗”的特色吧,儘管難得多了些。某些地方解説員的水平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女子雙多向飛碟時的解説員毫無專業知識,過多無知的大白話讓嘉賓都感到為難。另外,女籃決賽時的解説員個人感情的傾向也太明顯了,作為遼寧觀眾的我當然心裏不舒服。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平台,央視是不是可以做到讓全國的觀眾更滿意。

  7、奧運成績入全運

以前的我總不太理解,為什麼中國選手奧運會奪冠後,解説員都要祝賀各省市;現在才清楚,因為奧運成績是要帶入全運會的,破了世界紀錄還要算兩塊。所以奧運會各個項目上參賽隊員的確定時都要考慮地方的利益,它少了,你多了,需要分配,需要權衡。我曾經就懷疑,某屆奧運中某項目的半決賽,為了讓更適合對付外省隊員的選手勝出,本省隊員內部有讓球的嫌疑。當然,那些在舉重等項目上強勢的省份也佔了優勢,因為像體操、跳水及球類項目是不會有破紀錄的機會的。

  8、參賽選手歸屬難

選手的歸屬問題一直是存在的,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但爭議始終不斷。有人就在劉子歌奪冠破紀錄後,提出名為上海隊的她何時能為家鄉遼寧效力的質疑。另外,看獎牌榜總感覺有點亂,解放軍隊有點攪局的意思,站在位置,又不算排名。由於“協議”的出現,一個隊員奪牌後,往往出現兩個代表團同喜的局面。難怪張文秀桂冠後,先感謝八一隊,再感謝遼寧隊。這種計分方式,恐怕也是中國特色的獨創吧。

  9、射箭賽場詭異多

不知道是隊員的心理素質不過關,還是天氣的變化難以預測,亦或是東道主的場地有問題,本屆全運會的射箭比賽着實“精彩”。只是這精彩來得太過詭異,讓人唏噓不已。從解放軍選手丁文浩最後一箭脱靶到江蘇女選手三箭只中一環,從大聲咳嗽的場外伎倆到故意嬉笑的反抗招數,從眾多名將的意外失手到草根選手的全面崛起,無不讓人震撼。要想改變詭異,歸復正常,隊員要提高心理抗壓能力,觀眾要提高文明素質,組織者要創設良好的賽場環境和秩序。

  10、全運會變錢運會

全運會與錢運會,表面一字之差,實則千絲萬縷。花費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獎金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東道主獨具創新的媒體村的存在是人性的,但用得着“百萬豪宅配名牌家電”這麼奢華嗎?各省市給予奪牌運隊員一定的獎勵也是合理的,但號稱低調之後仍然有“高達400萬”的天文數字。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互相攀比,為了成績,我可以買更好更貴的泳衣,他可以用高價刺激老隊員“被複出”,甚至也偶有花金錢買金牌的傳聞。全運會儼然成為了錢運會,也就遠離了其實質的意義。發展體育運動,沒錢是不行的,但只靠錢,也是不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