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素材

寫作基礎:引導學生學“用典 ”3000字作文

素材1.41W

小引
  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體生動、使單薄的內容充實豐富、使繁瑣的語言簡單潔明瞭,因而引用歷史故事、名人軼文、寓言笑話、詩詞格言等,這種表現手法叫做“用典”。特別是雜文寫作,常常“用典”之法不可棄置不用。同樣一段文字,“用典”與否,效果是不一樣的。
  事例分析小引
  試以《學會照鏡子》兩個開頭做一比,孰優孰劣,相信大家自有明鑑。
  ※鏡子這東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但不是人人肯用、人人會用的。因為鏡子不單是放到眼前看看的事,而是跟照鏡子人的思想素質、胸襟氣質等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學會照鏡子。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銅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一代明君的“照鏡”之論振聾發聵、引人深思:我們應學會照鏡子。
  可是,寫作“用典”常被人斥之為“掉書袋”、“倒胃口”云云。我們以為此論頗有偏激、武斷之嫌,很有商榷之必要。
  的確,有些人以為寫文章“用典”是既時髦又省勁的事兒。他們用“按點索文”法,冥思苦想地搜尋出一兩個“漂亮”的典故,作為文章的骨架,再跟現實一摻和,拉扯幾段,便湊合成篇了。其實,這對“用典”來説雖不一定是曲解,至少也可以説是誤解。要知道,“用典”是一件費神費力的事情。有人把它喻為武林中的“內家功”,這是極有見地的。在旁觀者看來,作者“用典”似乎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殊不知作者已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典”相融、借“典”昇華,故能運思成風、涉筆成趣。這猶如內家功似的、一呼一吸、一招一式,都藴藏着深厚的功力,豈是華而不實的花拳繡腿可比?
  請再看看下面的這段文字:
  課內課外多學點古代詩詞,不同的審美內容就會多方面的作用於我們同學的心靈:誦“大江東去”,會發出關西大漢之慷慨;吟“曉風殘月”,會抒發十八少女之柔情;“採菊東籬”會使人心境趨於恬淡平靜;“嬌鶯啼鳴”會使人心田洋溢春之情趣;“位卑未敢忘國優”,喚起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情感;“為國犧牲敢惜身”,激勵着我們獻身祖國的決心……
  這一段文字引用了蘇東坡、柳永等數位名人的詩句,雖只是點到為止,但內涵極豐,旁徵博引而不顯蕪雜堆砌,讀起來朗朗上口,極易引人共鳴!
  這裏涉及到作者(包括習作者)善不善“用典”的問題。不善者,用的典故或無病呻吟、俗不可耐,或販賣文字、肆意堆砌,或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寫出來的文章總脱不去膚淺拼湊的斧鑿之痕。這樣,自然難免要使人感到“倒胃口”了。而善“用典”者則不然,行文通俗而不粗俗,選典靈活而不呆板,因而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當然,學生習作一下子是不可能達到這麼高的寫作水平的,故不妨從弓步、馬步開始,試練“用典”的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首先,讓學生體會課文中名家的“用典”實例,讀毛主席《愚公移山》,學生自然會為領袖巧用寓言故事而擊節;讀魯迅先生的《人生識字糊塗始》,學生一定會為大師活用古人詩句而讚歎。如果課外多翻翻鄧拓的《燕山夜話》等,借典、批典、反典、串典、改典等例子更會使學生眼界大開。這些名家高手“用典”時或含蓄諷刺,或直言褒貶,或借題發揮,或影射比附,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飽含着對世相的深沉透視,閃爍着激濁揚清的鋭利鋒芒!其次,老師要結合課文給學生提供一些掌故趣聞、名言警句等,並讓其互相交流,或兩星期一次,或一個月一次。自然,最後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試着“用典”。寫帶有議論性的文章,無論是開頭,還是中間,抑或結尾,均可試着“用典”。當批改這些作文時,我常會讀到一些自己聞所未聞的典故,從而增長了見識。不過,話得説回來,學生的習作畢竟是習作,“用典”時堆砌、曲解、失誤等是在所難免的。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該積極加以引導,使之在寫作過程中通過模仿、揣摩、探索而逐漸成熟起來。
  需要指出的事,習作善不善“用典”,不僅取決於學生心頭“典”的多寡,運用時熟練與否,而且更取決於學生認識層次深淺、理解水平的高低和思維能力的強弱。名家高手之所以能寫出一“典”見血、一“典”破“的”的好文章,無不與他的深邃思想、淵博學識、過人膽識等緊密相連。不過,任何名家高手不是天生就有神來之筆,他們“用典”亦少不了這學步過程,所以我們學生沒有必要因為眼下不如名家高手而不敢“用典”、不肯“用典”。當然還需要説明的是,我們作如是説,決不是把評判作品的優劣定位於“用典”與否。事實上,沒有“用典”的精品佳作,俯拾皆是。另外,我們還應讓學生懂得,“典”的界定並非一成不變的,今天不是“典”的,明天説不定就是“典”了。正如阿Q、九斤老太,在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大抵是算不得“典”的,但是現在如用在你的作品中,其“典”的味道跟伯樂、東郭先生是極難分軒輊、辨伯仲的。
  寫作文用典故,首先要懂典故,如“折柳”、“折桂”、“伯樂”、“伯仲”、“雕龍”、“雕蟲”……邵伯街上有條甘棠路,可是知道“甘棠”這一典故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詩經·召南·甘棠》雲:“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講的是西周召伯巡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樹下斷案、休息。後人思其恩德,使用“甘棠遺愛”、“甘棠之惠”等成語來歌頌清官廉吏,故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有詩云:“聞道天台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
  典故用途廣泛,數量極大。用之於口頭或是書面,往往是語言精練而又含蓄。下面是一組以數字開頭的典故:
  一鳴驚人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此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意義:比喻有才華的人,平日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即能做出驚人的業績。
  二豎為虐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公(晉侯)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既不可為業,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意義:指病情危重,癖好根固,不可救治。
  三顧茅廬
  出處:三國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意義:表示誠心誠意地去拜訪和邀請。
  四面楚歌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意義:形容途窮受困,四面受敵,處境孤危。
  五斗折腰
  出處:樑蕭統《陶淵明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歎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
  意義:表示有骨氣,不屈身事人。
  六龍回日
  出處:李白《蜀道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意義:古代神話,太陽乘着有六龍牽拉之車,日行於天。後指太陽的馭者,亦指太陽或時光。
  七擒七縱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意義:本義是諸葛亮打孟獲,七次擒拿七次釋放。後指運用策略使對方口服心服。
  八斗陳思
  出處:李宗諤《館中新蟬》詩:“八斗陳思饒賦詠,二毛潘岳易悲涼。”
  意義:喻能力高,有才學。
  九烏應弦
  出處:周鍼《弈射九日賦》:“張元鈞之在手,期九烏之應弦。”
  意義:喻為民除害,或謂勇猛善射。
  十萬纏腰
  出處:狄君厚《夜行船·揚州憶舊》曲:“有一日舊跡重尋,蘭舟再買,吳姬還約,安排着十萬纏腰。”
  意義:喻發財、做官,或形容貪婪、妄想,或寫財大氣粗,得意之至。
  百步穿楊
  出處:《戰國策·西周》:“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意義:本指本領高明,技藝好;喻達到預期目的,不會落空。
  千斤市骨
  出處: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寄李德素》:“千斤市骨今何在,士或不價五羖皮。”
  意義:喻求賢招才十分誠切。
  萬里封侯
  出處:黃遵憲《李肅毅侯輓詩四首》之一:“萬里封侯由相骨,中書不死到期頤。”
  意義:指立功於邊遠之地而得封官。
  另外,語文課文中,常有典故出現,我們必須注意整理學習,以便寫作之用。民主鬥士林覺民的《與妻書》一文在有限的篇幅中竟引用10個典故,使文章異彩紛呈、氣象萬千。現按典故在該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列舉解釋如下。
  (1)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眷屬,本指家眷親屬,此專指夫妻。此典出自元代戲劇家王實甫的名劇《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清江引》:“用老天別離,萬古常完聚,原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作者用此典既表達了盼天下有情人終成伉儷之願,又表達了與愛妻不忍訣別之情。
  (2)司馬春衫。“春衫”應為“青衫”。此典出於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代表作《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人鍼砭時政,遭到貶斥,左遷為江州司馬,滿腔怨憤無處傾泄。恰在此時,他遇見了一個原為歌妓的商人婦。後者談琵琶訴説了自己的悲涼身世,引起了詩人共鳴而流淚。作者引此典表達自己深切的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情。
  (3)太上之忘情。太上,至高無上。意思是修養最高的人,忘記了喜怒哀樂等各種感情。此典出自南朝宋代劉義慶《世説新語·傷逝》:“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作者引此典意在説明自己不可能做到“忘情”,從而表達了“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道理。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個“老”字和第一個“幼”字都作動詞,分別作“敬愛”和“愛護”講,後兩個“老”字和後兩個“幼”字均作名詞,分別作“老人”和“幼兒”講。整句意思是:尊敬我自家裏的老人,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裏的老人;愛護我家裏的幼兒,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裏的幼兒。典出《孟子·梁惠王上》。當年孟子用此語規勸齊王推廣恩惠,實行仁政。本文引此語説明“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的道理
  (5)疏梅篩月影。此典出於《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絡絲娘》:“碧澄澄蒼苔露冷,明皎皎花篩月影。”作者引此典為夫妻二人“並肩攜手,低低切切”創設了一種寧靜美好的背景。
  (6)眼成穿。即成語“望眼欲穿”,比喻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此典出自白居易《長慶集·江樓夜吟元九律詩三十韶》:“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
  (7)骨化石。又為望夫石、望夫山,比喻妻子苦苦思念丈夫的形象。所謂此石或山,所在多有,酈道元《水經注》中“江水”及“濁漳水”注,均有記載。傳説古有一女,丈夫外出未歸,盼他回來,天天登山遠望中變成一塊石頭,叫望夫石。典出劉義慶《幽明錄》:“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相傳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夫而化為石,因以為名焉。”又,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當塗縣望夫時,昔其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等此山望之,久之乃化為石。”
  (8)破鏡能重圓。此典出自唐代孟棨《本事記》:南朝陳將亡時,駙馬徐德言估計到在戰亂中可能與妻子樂昌公主離散,就打破一面銅鏡,各執一半,作為日後重見的憑證,並約定正月十五日賣鏡於市,藉此探聽消息。陳亡時,二人果然走散,後徐德言就靠半邊鏡子按約定找到了妻子。以後就用“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
  作者用⑥⑦⑧三個典故,控訴了黑暗社會造成“天下人”生離死別的罪惡。
  (9)鍾情如我輩者。此典出自《世説新語·傷逝》:“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作者用此典意在説明正因為我們都是專注情愛的人,豈能忍心不救“天下人”,從而得出“就死而不顧汝”的道理。
  (10)獨善其身。典出《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意為困窘時要加強自身修養,得志時要廣利天下。不過,作者在這裏反意而用,“獨善其身”在這裏指只顧自己好,作者説“卒不忍獨善其身”,表現了烈士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崇高精神。
  總之,這10個典故的運用,使得文章語言洗煉,含義深刻,具體生動,形象鮮明,能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收到了極好的表達效果。
  結束語
  在輔導行將收束之際,老師還想羅嗦一句。我華夏民族文化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藝術的寶庫,而弘揚民族文化又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以此我們引導學生參與“用典”的習作實踐,也當屬“古為今用”的情理中事。所以,如果不分青紅皂白、是非曲直,對學生習作“用典”一律斥之為“掉書袋”、“倒胃口”什麼的,未免太不慎重了。細論起來,這也是件數典忘祖、愧對列祖列宗的事啊!

寫作基礎:引導學生學“用典 ”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