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精選

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通用20篇)

精選9.48K

篇一: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通用20篇)

太和殿屋脊上為首的騎鳳仙人,歷經600年的兩朝風雨,仍舊佇立着,看着這依舊熱鬧,人來人往的紫禁城。

老柏遮綠蔭

摛(chī)藻堂離太和殿不遠,幾分鐘便可到達。堂前的那株遮蔭侯茂盛着,綠意勃勃,仍有着嫩芽在老枝上萌發着,那樹冠如綠雲,灑下一片陰涼。

傳説,皇帝在夏天爭戰時,感到酷暑難捱,一夜,突然在夢裏似感到有如春風吹過,突然涼快了起來,第二天便打了勝仗,班師回朝了。太監告訴皇帝,有幾天摛藻堂前的綠柏突然枯萎了,皇帝回朝卻重又茂盛起來,碧綠依舊。皇帝認為打勝仗的那天晚上一定是柏樹為其遮陰,遂賜其為“遮蔭侯”。

老樹虯枝,綠葉仍舊,遮蔭侯依舊挺立着,仍舊灑着綠蔭,似是看見從遠處一路走來的炎熱的行人們。

鳳凰繞角樓

鳳凰舞於天地之間,盤繞於角樓之上,日日夜夜守在故宮四周,保護着這一片飽經風雨的土地,她似是能看見金水河依舊奔湧,她像是能看見角樓夜夜的鐘鼓聲聲。

我漫步在角樓的四周,不知是否真如傳説那樣盤繞着鳳凰,只記得書上説:當初朱棣下令建造紫禁城時,要求在其四周建兩座結構相同,樑柱層疊的角樓,守望着紫禁城。匠人們想不到建築方法,眼看竣工日期快要到了,這時有一老者提着蛐蛐籠子而過,這籠子的結構恰好與要求相匹配,遂照着籠子築了起來。

鳳凰于飛,繞於角樓。鳳凰繞在角樓上似是看見600年的中華勞動人民的匠心和智慧。

從15世紀初至今,紫禁城依舊,它似是看着這整個的北京城,而那騎鳳仙人,遮蔭侯,角樓的鳳凰也依然存在着或定格在人們的美好想象中,但我卻從它們的身上看見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那厚重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

金水河仍舊繞着故宮四周在緩緩地流淌着,流去了千年的塵土,沖走了那代代帝王大臣,它留給後人的是從它身上看見了歷史的蒼桑與風華。

600年故宮,依舊靜靜地看着這座城,看着這紅塵往事,我也看着它,看見這令我引以為傲的古國文化。

篇二: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水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且必不可缺的物質。人們往往只會看到柔軟的水,卻不知水亦是堅韌的——水滴石穿。

常言道滴水穿石、事到功成,就像現在的我,面對如巨石一般堅硬的會考,只有用每一天點滴的知識積累,才能去“穿過”這塊厚石。

國一國二時我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隨意揮霍,總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我的學習也像似有如無的小水滴,一會兒有,一會兒又沒有,所以這種情況,我滴在巨石上的水滴總是乾涸……

但一轉眼馬上就要到國三下學期了,時間轉瞬即逝,會考離我越來越近。在國三的這個學期,我不同於國一國二時,從前每天只是想着寫完作業就去玩,所謂的作業也只限於學校的作業,絲毫沒有緊張感。如今我每天寫完學校作業之後,還需要思考課外作業,每週六週天上輔導班,去補我最薄弱的科目。從前我把自己會的簡單的題寫完,稍微難一點的題就趕忙略過,如今我在嘗試着一次次攻破小難關。我的水滴越來越多,滴滴答答,不停止且水滴也越來越大。

面對曾經的弱勢科目,我想的不再是逃避,而是迎面直上:例如在語文學習方面,總是不想去背的那些難背的文言文,當我邁開第一步張嘴去讀、嘗試着去背的時候,猛然發現曾經晦澀的文言文在變得簡單,我想,只要我願意一直堅持,這塊巨石語文的這一小段,我會將其打破!

現在我每天堅持產生“水滴”,從容面對一次次考試,不斷突破自己,因為我知道水滴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努力才可以把石頭穿透,我相信我經過時間的努力也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篇三: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記憶中的那一天,就像是在灰白的紙上渲染了斑斕的色彩。

年幼的我倚着門框,手上還拿着一幅畫,好奇地睜大了杏眼,望着從身邊掠過而沒有像平日逗我玩的家人們。

可能是今天被母親太早叫起來,再加上外面天還未大亮,睡意又湧了上來。此時父親剛好從我身邊過,我伸手扯住父親的衣角,促使他回頭看我。

“玲玲,怎麼了,是困了嗎,現在還早,多去睡會兒吧!”父親見我打了個哈欠,便料到我是困了,放柔了語氣,揉了揉我的頭髮。

我剛點頭,父親便直徑向外走去,又扭頭衝我笑了笑,看上去心情十分不錯。但他三步並做兩步,比往常要快些的步伐以及微微顫抖緊握的雙拳卻暴露了他緊張着急的心理。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着急,只是因為父親不陪我玩而不滿地嘟起了嘴,卻又覺得沒什麼,畢竟大人有時候也會忙,所以就去補覺了。

再醒來,客廳裏已經坐了許多人。向來不喜抽煙的小叔一根又一根地抽着煙,嬸嬸掩面抽噎着,爺爺和爸爸他們臉上佈滿了憂愁,眼睛有些紅腫的母親拍着奶奶的背。奶奶好似蒼老了許多,青絲掩不住白髮……

“小叔,堂弟呢?”我跑到小叔面前,但小叔的答案卻讓我萬分不安。

下雨了,豆大的雨珠飛向人間,似乎在悲歌。野草在雨中瘋狂的搖擺,不知是因為雨的滋潤而翩翩起舞,還是因為那噩耗而傷心得顫抖。

坐在窗前,手中緊緊攥着與堂弟共同完成的畫,噙着淚的眼望着灰暗的天空,不相信地問坐我旁邊的小夥伴:“堂弟前天明明還好的……為什麼,為什麼小叔要説他死了,‘死亡’是什麼?”

我垂下了腦袋,靜靜的等待着她的答語。

“大概就是到另一個世界吧,我媽媽説,到很久以後,我們也老死了,就可以見到之前死的人了,所以你也不要傷心了!”她稍比我年長一些,懂的也比我多,安慰性地拍了拍我的背,一副小大人的樣。

“不是再也見不到了?”聽到她的話,我猛地從傷心中抬起垂下的頭,眼神中帶着點點希冀。

她點了點頭,又道:“而且媽媽説那個地方很漂亮,沒準他在那裏玩得正開心呢,所以你不要傷心啦!”

我對她笑了。

外面的雨停了,天空上出現了一道亮麗的彩虹,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也許,雨過天晴就是如此。

……

每當我想起這段有點稚嫩的童真往事,我都會一如既往地看向天空的某一朵悠哉的雲,向它寄託一句話,希望能幫我帶到天堂去——望我的堂弟,在另一個世界每天開心。

篇四: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冷風蕭瑟,落葉飄零,不遠處有一間小木屋,一束陽光照射進去,走近看,裏面像是有人住。果不其然,有一個孤苦伶仃的小男孩。

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他一人在家,只是隔月寫信、寄錢。曾經有人問過這個小男孩想不想他的爸爸媽媽,他低頭傷心地説:“非常想念他們,爸爸媽媽出遠門去掙錢,留我在家,是為了讓我上學,我給他們打電話他們説盡快回來,可是衙門到現在頁碼誒回來”…………

在山區,留守兒童比較多,他們大多都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中,渴望讓父母回家,迴歸到父母的懷抱。

去年和前年湖南衞視演了一個真人秀《變形計》,主要的內容是:讓那些留守兒童多多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在屏幕前,看見那些留守兒童和新的爸爸媽媽在一起時的快樂和不捨。

在冬天,大雁南飛,會偶爾停下來休息,雁媽媽會幫助小雁尋找食物,有時一兩天都不會回來,而小雁在巢中焦急地等待,盼望着媽媽的歸來。

那些留守兒童又何嘗不是如此,總是想着父母什麼時候歸來,每天早中晚都會在門口逗留,遠望父母歸來的身影。但始終是失望而歸。不管孩子給他父母打多少電話,父母總是找各種原因説無法回去。

但真正的原因,還是為了賺錢,可是在我看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應該先回家看看孩子,儘管實在賺錢。孩子是你賺錢的原因,所以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穿着新的衣服有父母陪着在大街上高高興興的玩耍,可唯獨你們在工作,把孩子的快樂奪走了。

留守兒童最渴望的就是親情,在小的時候最重要的也是親情的陪伴。一年哪怕回來五次,也能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親情的美好。

……

常回家看看!

篇五: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在我老家的水田邊,有一條溝渠。小時候我曾試圖跨越這道困難,可腿畢竟還沒那麼長,一不小心,腳下踩了空,掉了下去,從此我總是繞道而行,不敢再去跨越它……

可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料的,有一天,我又不得不面對它了,這就叫:不是冤家不聚頭。

那天我去田間找爺爺,誰知在半路上居然碰到了那條曾被我用石頭打過的野狗。它一看我從一旁經過,頓時狂吠起來……我的心哆嗦起來,心想:它一定是沒忘記我們之間的過節兒。再看它那犀利的眼神,簡直要把我給吃了!説時遲,想時快,那野狗已像脱韁的野馬向我撲來。我的媽呀,我撒腿就跑。

汪汪——汪汪——“冤家”似乎在後面大喊着:“站住!站住!”我要報仇!這駭人的叫聲,嚇得我沒命似的朝着爺爺那邊跑去。

突然間,我剎住了腳步——那條熟悉的溝渠橫在我的面前!要在平時,不管走多少里路,我都會繞道而行。但是現在能行嗎?如果還像往常一樣繞道的話,不被冤家追上才怪呢!到時候那血淋淋的場面……啊,真是不可想象!怎麼辦啊?

回頭一看,“冤家”近在眼前,我心一橫準備衝過去!我閉上眼,右腳用力一瞪,在腳下一個跨步,縱身一躍,啊!我過來了,我很興奮。

以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常想起這件事,以他為榮,為動力,人生不就是需要勇於嘗試嗎?

篇六: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談“讓”

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華大地,泱泱華夏有着悠久的五千年文化底藴。中華民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禮儀之邦的風範就表現在我們日常行為規範中的一個“讓”字。

對於民族英雄,我們在日常行為中懷着一顆崇敬的心。對於他們,我們總覺得他們有光環環繞着,有一種仰視和遠視的距離感,敬而遠之。這種“讓”是對先輩的敬仰。對於長輩,我們在日常行為中遇到要打招呼,要懷有敬讓的心,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敬讓。對於我們的同學朋友,秉承着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想法,要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胸懷,這種讓是面對生活謙和不爭的謙讓。

我想説的是,生活中,有的人與你僅僅是擦肩而過,有的人與你卻是苦苦糾纏不清。人的壽命是有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與生活中,而不是浪費在一些毫無意義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當我們遇到一些矛盾時,應該讓自己再豁達一些,對生活的態度樂觀一點。這樣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還在等着你。

在與朋友家人的相處中,免不了會有一些摩擦,這些摩擦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能看的更開一點,做得大度一些,做到讓一點,你或許會發現結果與你想的大不相同。我們與朋友家人有了摩擦的本質是什麼?是對事物的認知與看法不同,而不是為了摩擦而摩擦。而此時的“讓”呢?它不僅僅是表面的一種讓步,它傳遞的更是一種情感,一種在乎。你的“讓”好像在説:你們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做一點讓步那沒有什麼的。而問題也許就在相互謙讓中迎刃而解。即使別人不讓,我也不妨讓一步,求同存異,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所以“讓”不是一種妥協,它更多的傳遞的是一種情感和一種態度。

我曾看過一個節目,主持人叫做董卿,她當時正好採訪一個老人,因為老人的腿腳不便坐着輪椅,而董卿對老先生的幾次問答中,為了能更好的採訪效果,不惜跪下與老人平視,給足了老人足夠的尊重,也表現了個人極高的素養。這件事在我內心產生了極大的震撼。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董卿一樣,做到對英雄的敬仰,對老人的尊重。應該讓“讓”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往小了説,這體現的是我們的基本素養;往大了説,這代表的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素養。我們必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

但是“讓”也必須有原則,有些事情可以讓。但有些事情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該讓的可以讓,不該讓的,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如若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就要考量我們要做到哪步,該怎麼做,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

人生路漫漫,每個人對“讓”的理解都不同,讓我們在修身養性中去理解、體會、領悟,讓“讓”在我們生活中得到更好的運用。

篇七: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那是刻骨銘心的一件事

人生是一條路,很長很長……其中總會有許多的事情讓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卻。那些事可能是甜的,苦的,酸的,鹹的,辣的。你是什麼樣的呢?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轉眼軍訓就過去了,但是軍訓期間的點點滴滴讓我記憶深刻,其中有一件事情讓我刻骨銘心,我愛我的教官,我愛我的這次不一樣的經歷。

記得在7月8號的那天,天氣晴朗,太陽如一個魔鬼般照耀着大地。早上起來,看見那火辣辣的太陽,不得不替自己捏把汗。吃完早飯後,便早早去了操場上進行軍訓。今天我們要學跑步時的動作,在此之前,我們預習了昨天的動作。教官説蹲下後,我們便整齊劃一地蹲下了,原本以為可以很快站起來,但是教官並沒有吹哨,只能繼續蹲着,原本有腿傷的我咬牙堅持着,過了一會兒便眉頭緊皺,露出痛苦的表情。看到這,你一定會問你可以報告教官啊?但是張老師説過,如果你能比以前多堅持一會兒,那就是勝利。超過了五分鐘,我便開始汗如雨下了,這時教官説了起,我便飛快地站了起來,腿還顫抖着。這時,總教官走了過來給我們示範了跑步時的動作標準,我認真地聆聽着。示範完便帶着男生訓練了起來,而教官帶着我們也訓練了起來。在炎熱的太陽的照耀下,金燦燦的陽光穿過晶瑩的汗珠閃射出我們勞累的背影,皮膚也變得黝黑了,但是皮膚黑不黑的軍訓,不是真的軍訓,所以即使再苦再累,我也堅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總教官走了,我們便一起訓練,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立定的時候,我們四個人永遠不會在一條線上,所以教官一直在一旁訓練我們。突然,從主席台上傳來了口哨聲,我們立刻面向主席台,並大聲喊:“停!停!停!”。當教官説能休息十分鐘的時候,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起來,歡呼聲呼之欲出,但是教官並沒有馬上結束,我的笑容消失不見了,望着別人暢飲着水,嘴巴越發乾燥了。過了一會兒,教官便帶我們去休息了,拿到水瓶就立刻開始大口喝水,身體又重新充滿了活力。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所謂軍訓,就是為了鍛鍊我們的意志,方便在以後的生活中和學習上更加刻苦努力,堅持不懈。我們是炎黃子孫的後代,並不是温室裏的花朵,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保持好國家和未來。

篇八: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勸君莫存嫉妒心

許嘉桐

漫畫中,幾隻不下蛋的雞,在嘲諷一隻母雞剛剛下的蛋:“一點也不圓,太小了,真太小了。”一切的一切,都從它們的嫉妒而來。因此,嫉妒之心是不該有的,我們應具有的是自強心,自信心,上進心。不嫉妒,不貪求,專心做好自己的事,這才能成就自己。

《三國演義》中周瑜因嫉妒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而被活生生氣死。《水滸傳》中白衣秀才王倫容不得比自己高明的人才,而死於林沖的刀下。

確實,嫉妒是紛擾的源頭,嫉妒者無不以害人開始,以害己而告終。

還記得慘死的龐涓嗎?要不是嫉妒心太強,他會有那麼慘不忍睹的下場嗎?嫉妒之火既能焚燒別人,也能毀掉自己。

從古到今嫉妒讓人失去理智,讓人瘋狂。因為嫉妒,周瑜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並因之憂憤而終;因為嫉妒,廉頗一度視藺相如為眼中釘,在他心中,一個小小門客怎能居於他之上?因為嫉妒,上官大夫之流誹謗屈原,致使國土淪喪,楚國終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就是嫉妒的後果。可見,嫉妒之心有害無益呀!

為什麼總是嫉妒別人的長處呢?為什麼不化嫉妒為動力呢?無數血淋淋的事例擺在眼前,無數個令人痛心的悲劇展現在面前。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少年兒童,我們不要嫉妒別人的優點和成功,應該“見賢思齊”,虛心向別人學習,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一片天地。為了個人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類的進步,勸君莫存嫉妒心!

篇九: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在我們這個大集體中,我並不突出,只是覺得從國一第一學期以來我們就如蜘蛛盤絲一般纏在了一塊,對人與人之間有着更深入的瞭解。而每個人都有特點。

最萌女漢子

路倩倩她是一個愛畫畫的一位女生,文藝範十足,一看就是位妹子。不過這妹子,還可以一秒變成東北漢子。記得有一次,下課十分鐘,我在位置上寫作業,不過寫着寫的突然聽到咣的一聲,路倩倩打了她前面的姚傳雯,我光聽着聲音就很疼,坐在她左右的同學,我替她過問一下你們有無買保險,以免以後有不測。我也想提醒路倩倩,你這臉真好,腿是真長,不過你這力氣和你的外表相差十萬八千里啊!

最嗲男妹子

如果説誰在我們班最嗲最沒地位,那就是數姚康了,可男可女可人妖,如果你問我還剩下什麼嗲,喔不!還有碎了一地的節操唉,真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男妹子,但看到他和某男生摟摟抱抱畫面太美不敢看,我已自動屏蔽掉了兒童不宜的畫面,這畫面想想我也醉了,我有時候真的想問:你那麼嗲,你家裏人知道嗎?但出於對他的同情和怕一不小心踐踏其他男生的尊嚴,每一次話到嘴邊無奈又咽了回去。

學霸

在這個學霸當道的日子裏,我的學霸之路彷彿比他人走得都坎坷,而有許多人偏偏就那麼的厲害,芊哥她好比活的百度,如有什麼難題問她,她一定知無不言而不盡。在大多部分時,我都非常羨慕芊哥,不光顏好,智商還高,在我眼中絕對的完美。

還有些人比如女漢子江靜男,吃貨楊陽,受氣包趙偉彪,和事老陳倩玲,無所謂大媽王越,最狠段子手江臨風,滿腹大話趙偉見。

靜靜地卻不孤單,相依也是一種温暖。我們空空的心,總是會被彼此填滿。我們三班如同一個大家庭,因為一家人才敢吐槽,才敢互相調侃。

篇十: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説到“和”,不免讓人想到“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和”是人與人關係的調節,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要和諧,要和睦,這才是生存之道。

“和”生愛。“唐山人當知恩圖報,特別是震後遺孤,最知失親之痛,倍感滅門之苦,雖然有些人仍困難重重,朝夕為衣食而爭,但人之愛心,不會磨滅。”汶川地震後,唐山孤兒張有路在網上發了這樣一個募捐帖子,不到半個小時,共捐款了9萬多元。唐山孤兒的團結,點亮了千千萬萬顆熱血的心。“和”生愛,積聚着社會關愛的情。

“和”生力量。蘇軾是一個達觀的人,他一生關心民命,關心時政,居住在自己的詩文和人格里。不管是受盡冤枉的“烏台詩案”,還是與現實碰撞險些送命,他都不曾如柳宗元憤懣,而寫《八愚詩》。他與百姓和樂,依舊高唱“回首同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他的平和,造福了百姓,也拯救了自己。“和”生力量,這也是一種智慧之美吧!

“和”生未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和平的最好顯示。如今沙灘排球的關注度大不及排球,但沙排女將奪金率卻比女排的高。為什麼?沙灘上打排球其難度高於排球,這就更需要配合默契,也正是由於難度的增加,沙排女將們才更團結,奧運拼搏精神創造了沙排歷史的更高。“和”生未來,未來就在腳下,緊緊牽住彼此的手,未來會走得更遠。

請賜予我們胸襟與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以“和”為美,生命因此而斑讕。茫茫暮靄中,尋找“和”的倩影。當陽光驅散殘霧,“和”會呈現雄偉的英姿。

春雨菲菲,“和”猶如充滿魅力的青春少女。

夏令朝陽,“和”成為陣陣青春洋溢的雷雨。

秋霞傍晚,“和”勝似金碧輝煌的綿繡畫廊。

篇十一: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飛機的引擎隆隆的響着,機身下方,就是那個被病毒所侵蝕的城市了。

他沒有義務來這個地方工作,空曠的街道,緊閉的店面,人們似乎都躲在家中對着電視惴惴不安,沒有了生的氣息,眼前這個倉促搭建的醫院似乎是這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了,但不知道為何,他感覺不到一絲暖意。

新冠病毒的全國爆發,2020,註定是他生命中一個不平凡的數字。他也有家庭,也有追求,也曾有過夢想,但從未想過要安於現狀。作為傳染病科主治醫師的他沒有選擇,而當院裏的領導找到他時,他甚至深深的知道是為了什麼,於是本人也十分堅定的答應了。但他並沒有停止潛意識的思考:難道這真的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時候了嗎?表面平靜的妻兒真的願意讓他以身涉險,還是想用他們的沉默來挽留,自己也無從得知。他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自己所擁有的,也許這份大義是為了那該死的病毒不至於波及到他們而產生的,不管怎樣,這都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理由。

即使是他臨走前,妻子也始終以平淡的眼神看着他,重複着這十幾年來每日重複着的日。一切像沒有發生,又若近在眼前,在安適的表面與堅定的內心中,他再次選擇了後者雖然過程是波折的。這個季節的風變了,變得激昂,若即若離的不捨與悲傷。

雙腳落地時,竟有些發抖,他知道,已經有英勇的先輩把生命獻給了這片土地,他們是崇高的,他也知道,只要是這片土地,自己隨時也會像他們一樣,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有些悔了,但隱約間總有一份堅定指引着叫喊着,讓他不願放棄

在進病房的一瞬,他腦海中妻兒的音容笑貌,都被寄存在了心中的一隅,取而代之的是病人們憔悴的病容,氣氛是壓抑的,似乎沒有一個人指望自己可以痊癒,但他的使命,不就是為他們帶來生的希望嗎?他盡力着,但他怕了,哭了,他難以忍受這種被包裹在防護服中的壓抑,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來這種地方受罪,淚水中,妻兒的面容漸漸模糊,他甚至覺得自己也沾染了些什麼,讓他厭惡起自己,日間工作,夜裏卻總黯然着,使他傷感的,可能是妻兒與他間距的遙遠,又或許是他自己本身。

正哭的不知所措,悵然若失,慈祥的院長髮現了年輕人的不適。曾也有過這樣心境的自己瞭解這種心結,只是把手,搭在他的肩頭“年輕人,你有家,而這些病人也有,與你樣,他們也承擔這有家難回的痛苦中,但作為醫生的你有職份,有你心中的信仰,即使走到這一步,你還是要放棄嗎?既然下定了決心,來到這土地,沒有人不該被稱為英雄,你並不是個例外,也不可能是。”

他笑了,笑得肆意,放縱,他是個英雄,自從選擇了這條路,就已經不會再退縮了,而他在猶豫什麼?

篇十二: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李驍

“不就是一個破悠悠球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一天,是我們友誼結束的日子。“同學們,下週的勞技課,我們把各自最喜愛的玩具都帶過來,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好!”這是老師在週五放假前和我們的對話。

這一天,很快就到了。我拿着心愛的悠悠球,吃着煎餅,揹着書包飛快地跑進學校。勞技課開始了,大家一個個上前為大家介紹自己的玩具,大家都玩兒得很開心……很快到了中午,他跑來跟我借悠悠球,我很快答應了。“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只相信他!”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消逝,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他並沒有還給我。我下樓找到了他,讓他把悠悠球還給我,他説:“再給我玩兒會兒唄,放學還給你。”“可你不是説好的玩半個小時就還給我嗎?”隨着一聲巨響,我的悠悠球被砸到了地上。“不就是一個破悠悠球嗎?有什麼了不起的?”他憤怒地踹向悠悠球,跑了。我捧着一堆碎渣,哭得泣不成聲。

過了一會兒,老師下來了,我本以為她會安慰我,可她卻説:“我不是讓你們把玩具放在書包裏不要拿出來嗎?把這些給我扔了,快點!”我的心已經塌了,只能聽話,把悠悠球扔掉。

後來,他來找我道歉,我沒有原諒,他卻反過來打我,把我的鼻子打紫,我恨他,從此我再也不和他説一句話。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國二的學生了,他也去別的地方上學了,可,我的悠悠球再也回不來了……

篇十三: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孝,是什麼?給他們大把的錢財?給他們優厚的物質生活?為了所謂的孝,而離開父母,遠走他鄉?

我覺得,這些都不是。

畢淑敏女士《孝心無價》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住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這段話便很好的詮釋了孝的含義。

有時,你會因為一些瑣事而和媽媽急了眼;有時,你會因為一張不滿的試卷與爸爸吵得面紅耳赤。這些過後,你有注意他們輕輕的歎息,甚至未及眼底的傷悲嗎?

你出生了,他們的淚光閃耀在臉頰上;你3個月了,他們耐心的照料你;你9個月了,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激動得他們閃出了淚花;你一歲了,他們攙扶着你讓你邁開了人生第一步;你三歲了,把塗鴉畫得滿牆;你七歲了,開始上了國小,他們卻擔心的心慌……一點、一點,他們陪你從牙牙學語長到現在。他們荒廢着自己的歲月來鋪墊你的未來。

也許你從未注意,他們的臉上已經泛起了一兩條皺紋;他們的身體正被歲月侵蝕;他們的身形已有些佝僂。時光是個調皮鬼,它帶走了你的東西,卻從不問你情不情願。

我們總是説不知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愛,其實也早就看到時間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印跡,卻只是故意忽略,因為一看就心酸,一看就惶恐,一看就有淚流滿面的衝動。

他們用生命陪我們走過人生的前半程,看着我們一點點長大,又在我們想得起挽留的時候離去。他們陪你從蹣跚搖晃到健步如飛,那也請你陪他們從青絲到白髮。

學會愛他們,學會表達你們對他們的愛,也許只是一杯水,一句暖心的問候,一頓家常便飯。這都足以使他們滿足。

愛人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學會愛,學會被愛,學會珍惜,學會懂得,而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只希望父母未老,我還年輕,讓我可以學會表達我對他們的愛,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寸時光。

篇十四: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陳嘉儀

極喜苗寨那一夜。

雨吟自然,苗人熱情歡唱,小酒館自由歌聲,是浮塵裏的寧靜。

夜,從細雨濛濛中走來。放下沉重行李,卸下一身倦意,和母親共傘同行。屋舍儼然,吊腳樓層層疊疊攀上千嶂山;排排吊燈掛在屋檐前,光暈暗黃得閒適淡定。絢麗衣裳飄揚在門窗柵欄前,木屋的別緻讓人飽嘗自然原始的情趣。人羣熙熙攘攘,不時響起如鳴珮環的苗服飾品,抑或是苗家姑娘的無意輕吟……一切,都似漫溢着人間煙火味的民謠遠曲。

繞過幾重山巒,上山頂吃迎客宴去。天空深藍如水墨,雨珠敲打在木屋上、湖面上、傘頂上,靜聽各有聲色。一處開闊,梯田闖入眼簾,黃與綠交織,“扶搖直上”,隱入雨霧中若即若離,好一派凜然大氣之作!

不由驚歎苗家水土風情——安居於巨山之中神靈之腳,仍保留着大山一樣的浩然靈氣和仙氣,頗似動漫大師宮崎駿將《千與千尋》的異世界真實繪製!説不定大師就是仿此而作哩!

廳堂裏燈火通明,與同行朋友共進晚宴。起坐喧譁間品嚐着苗家美味,幾個身着苗服的十八九歲的姑娘走了進來。這才得以湊近細觀苗服,從領口到衣角,從華麗銀飾到美麗繡紋,都是苗家女一針一線縫製,也縫織進苗家父母對兒女的無限祈願與祝福。

姑娘們手持美酒,一人捧一瓷碗——這是苗家給客人敬迎賓酒。她們圍着我們的餐桌,伴着苗歌自信起舞。民歌宛若山林裏清脆的鳥鳴,元氣生機汩汩流出;獨特的服飾似大山披上的綠色錦繡,亦似苗人以此而生的民族自信。這就着雨點譜曲用着熱情填詞的苗族讚歌,不知走過了幾千年。

盈盈笑臉與絕妙歌喉,讓一東北口音的大哥拍手叫好。姑娘們笑着跳着就在這大哥身旁停下,把手中的碗排成梯田狀,從上到下灌入美酒,最後流進那大哥口中。輕嘬一口美酒,人略有些迷醉,漢人與苗人在我的微醉裏,全然融為了一體……

輕哼着別具風韻的民歌走出廳堂,已不知深夜幾時。雨細細密密,漫步盤山而下,透過葉隙可以望見遠近六七裏的燈火像星子一樣亮眼。快到集市區,霓虹瀰漫處,一間酒館內有一沉厚男聲伴着音韻,唱出了古道西風瘦馬般的孤寂。耳熟,歌名不詳,更想不起何時聽過,亦不知曾飄逸在哪個夢境裏。紫藍色的光暈魅惑閃爍,雨聲漸大,輕倚木門旁,難以自持地走入歌裏歌外,心生睡意卻不願歸去:苗家的濃郁風情,自然入畫入歌,讓人魂牽夢繞。

我想,我是愛上了這首歌——一首民謠曲,是苗族民歌,也是雨聲裏的合奏。

雨下了一整夜,苗寨的光亮在深夜湖畔中不願睡去。苗家人的熱情,苗歌的生命力,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豐潤深厚,似苗家燈火,亮黃裏各色齊聚,徹夜通明。

篇十五: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王紅

痕跡是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流下黏液,是痕跡;樹墩上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是痕跡;那青絲中的少許白髮,也是痕跡。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剛期末考試完,就要收拾行李回家了。父親本來是説有事讓我自己回去的,但我還是看到了他的身影。他在人來人往的校園中向我招手,然後慢跑了過來。看着他略微肥胖的身軀,混在人羣中都找不出來,但我一眼就找到了。我已經整理好了行李。本來想着“自食其力”搬行李的我瞬間覺得輕鬆了很多。“都在這裏了吧”他問道。我“嗯”了一聲,然後背起我沉重的書包,拉起我的行李箱。東西還挺多,還有一箱子的生活用品等,他看似輕鬆地拿了起來,道:“書包拿過來給我吧”。“不用了,我自己背。”雖然很重,但我知道箱子也很重。但他還是從我肩上解下了書包,挎在他那高大結實的背上。於是我就拉着行李箱,很輕鬆。但漸漸地我就感覺到了他跟着我一起走的步伐的略顯吃力,於是我慢了下來。烈日炎炎,刺眼的陽光照在他的頭上,我猛然發現父親居然有好多白髮,顯得更刺眼了。

到了父親車上,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你不是説有事的嗎,過來接我有耽誤嗎?”“沒多大事,晚上去加會兒班就行了,你老爸我可是個夜貓子。”我不由覺得好笑:玩笑也要搭的上點邊啊,全家誰不知道你晚上早早的就倒頭就睡。不過也知道是在安慰我,於是一陣感動。

如果白髮是時光的痕跡,只求時光慢些走。

篇十六: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莫易夲

伴着清風,踏着暖陽,來到山野,巍巍的高山,在天空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險峻。但我知道,我面對的這座山,再往上走,便是一片充滿神祕感的密林。

在山底下,順着石板路一步一步地向上移動,路旁綠樹成蔭,每一個台階無一不被樹木遮掩,整個山似乎只有這一條路通往山頂,在綠林的掩映下,它如此不起眼,卻是通往無限風光的必經之路。山路蜿蜒向上,樹木一邊畢恭畢敬向我彎腰,一邊慢慢後退。彷彿我是它們尊貴的客人。

沒風時,路邊的小花直立在那兒一動不動,悄無聲息地點綴着這片安靜的山林。再往上,我的腳逐漸痠軟,但前進的步伐仍沒有停下。終於,來到了片空曠的石壁,瞬間,山風呼嘯而來,石壁間的草木猛烈地搖擺,狂風讓人直不起腰,那就索性躺下來,看看天吧:雲朵悠然地飄來飄去,無處不在;太陽捂着臉,只露出半邊橙紅的面孔。

路邊是一個高高聳立的大崖壁,我好奇地走過去一探究竟,沒想到,這兒好不熱鬧——小花兒小草在石縫中快活地搖搖擺擺,松樹的松針也來湊熱鬧,沙沙地唱個不停。往山下俯視,原本寬闊的大馬路,變成了羊腸小道;行人變成了螞蟻;對面的山,遍佈縱橫交錯的電線稈……

我立起身,忽然感到世界是如此美好,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是一隻小螞蟻,但是當我們憑藉一顆充滿毅力和勇敢的心來到高處,就可以擁有無比開闊的胸懷和眼界。

篇十七: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雨後的夏夜,顯出難得的清爽,閒來無事,我決定去家門前的南山散散步。

我行在茫茫夜色之中,踏着皎皎月光,迎面微風拂來,帶來一股潮濕泥土的清香,清新而又質樸。一滴掛在樹上的水珠打落在鼻尖上,抬頭看去,那一鈎明月正盤在樹梢,幽幽地朝我望。

我一邊行着,一邊賞着,卻猛然發現這是一條絕路。正想轉身離去,耳邊卻傳來了陣陣“叮咚”的水鳴。我抬頭望着,遠遠的,一灘波光粼粼地卧在茂密的灌木叢之間,分外誘人,我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與興奮,向灌木從中邁開了堅定的步伐。

我心向往,灌木卻不甚樂意。它們狠命用尖刺扎向我,用彎鈎拖住我,用枝條纏住我。我低着頭,貓着腰,縮着身子,減少與它們的接觸,我用手指輕輕握住枝條上不帶刺的地方,將它們撥開,踩斷。可它們仍張牙舞爪地湧來,怒號着,撕咬着,在我身上劃下一道道猙獰的口子,似一羣活無常一般,重重圍住我,阻礙着我的前進。我幾乎要放棄了,可那誘人的波光,悦耳的水聲,又一次點燃了我前進的熱情,我就不信了!我捂着雙臉,橫衝直闖地向深處走去。

一路上,不知經歷了多少次倒吸涼氣的疼痛,我忍着,堅持着,前進着。突然間,一切都豁然開朗:一方小譚靜靜地卧在哪裏,幾股涓流敲擊着它,發出“叮咚”的天籟。蟲兒們在草叢中恣意歌唱,似在歡迎我的到來。月光下,一對白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這小小的宇宙飛船也在這歡樂的宇宙中飛翔,此刻,它們是在研究月光與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這世上最可口的飲料?還是在私語風兒和泉水滴答合弦,能否奏出這世上最美妙的音律?

我沉浸在這一片祥和的世界之中,與之融為一體,忘了衣服的劃痕,忘了傷口的疼痛,也忘了自我。

不知不覺中瞥到來時縱伸到潭邊的那條路,心中不禁大悟:這就是我自己開闢的路。是啊,要欣賞到別人看不到的美景,就要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縱使開闢這路的過程中荊棘叢生,充滿無限艱難險阻,只要肯不懈追求,堅定不移,朝着自己認定的方向不斷前進,總能達到理想的境地!自然之路如此,人生之路亦是如此。

篇十八: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你是想跟爸爸去新家住,還是跟媽媽在這裏住呢。”我看着爸爸的臉,天真的回答道:“為什麼不能住一起呢?”可爸爸卻説:“只能選一個。”望着爸爸突然嚴肅的臉和周圍親戚們期待的目光,我猶豫了很久,望着爸爸逐漸不耐煩的臉,我草率的做了決定,“跟爸爸住。”

上車前,媽媽眼淚汪汪的,她蹲下來一邊為我擦眼淚,一邊跟我説:“兒子,媽媽不能陪你去新家了,你爸爸不會照顧人,你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見到新媽媽和那邊的親戚後要有禮貌……”車上,我抱着媽媽給我整理的小書包,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流。望着窗外一閃而過的樹木和城市,只感覺無比後悔當時的選擇,如果當時沒有説跟爸爸住有多好啊!

下車後,爸爸拉着我上了一輛白色的車,我坐在後面,爸爸和一個我不認識的阿姨坐在前面,她應該就是新媽媽吧。我這樣想着。

進了家門,這裏很明顯比原來的家要大得多,但我根本就沒有心情去看這些。這時新媽媽拉着我坐在了沙發上,對我説了一些讓我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不要有陌生感之類的話。可當時的我什麼也聽不進。只覺得這個家與我有點格格不入。忘記當初錯誤的選擇和上車前媽媽對我説的話,我的眼淚又一次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來到新家後。我上了新的學校,認識了新的朋友,同樣我也碰到了新的困難。來到新家後,自然要換一個地方上學,因為教材變了,老師也不認識,同學也都不熟悉,我的成績開始大幅度下降。當我看到面前的成績時,心中又想起了那次選擇,如果我沒有選擇和爸爸住的話,我的成績會不會比現在要高出很多呢?可是現在後悔也無濟於事了。我只有振作起來!

我開始爭分奪秒的學習。我從開學時的69分變成了期末的96分,我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變成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也有了幾個知心好友,或許我依舊會為那次選擇而後悔,但我更清楚那是無法逆轉的事實。而我也長大了,懂事了。懂得做媽媽聽話的兒子。

人的一生,或許要經歷很多的錯誤選擇,這些選擇決定了,又無法改變。與其因為這些選擇,整日後悔,不如忘掉憂傷,讓選擇陪伴我們成長起來。

篇十九: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清晨,一縷陽光通過窗户,斜斜地照在我的臉上。嗅到明媚的陽光,我坐了起來,扶額,昨晚的事情,彷彿歷歷在目。

昨天,我回到家中,已是雨天,雨滴斜斜地拍打在窗户上。我對媽媽説:“我想開一下窗,透一下氣。”媽媽搖了搖頭説:“不行,家裏開着空調呢!開着窗,雨滴落進來,我又要拖地,我剛回來,讓我休息一下。”我剛準備開窗,聽到這句話,倔勁上來了,説道:“我就要開窗,你管我?”未等媽媽出言反對,我已將窗户開到最大,窗外的雨滴灑了下來。媽媽也生氣了,説:“我從上海回來,還要燒飯,你不能體諒一下嗎?”我塞住耳朵,返回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的一剎那,我看見媽媽濕潤的眼睛,心中生出一絲愧疚之心,想在明天起牀後道歉。

我穿上衣服,褚房門,媽媽在大廳拖地。我叫了一聲:“媽。”她抬起頭看着我,説:“對不起,媽媽知道昨天晚上屋子裏很悶……”我趕忙説道:“不不,是我的錯,明明知道媽媽很累還要無理。”我們注視着對方,忽然“撲哧”的一聲笑。

隨即媽媽為我做早飯,我吃着媽媽做的餃子,心裏一陣暖。窗外照進來的陽光射在媽媽臉上。我笑着説:“媽媽,我有着幾個好玩的故事,你要聽嗎?”媽媽笑着點頭答應,我們倆之間快樂地談了起來,就像隔着窗的鄰居一旦打開了那扇窗,對彼此露出微笑,你能夠收穫很多東西。我和媽媽都互相打開了阻攔在我們面前的兩扇窗,我們之間重新又變得其樂融融。

每個人只有這樣,打開自己心裏的那扇窗,對別人露出微笑,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會發現,今日的陽光,分外的好。

篇二十:以迴響為話題的作文

在我們家的小院兒裏,一年四季都有花開,連冰凍三尺的冬天都有臘梅、紅梅、綠梅次第開放。如果你順着這些望過去,或許你能看見角落裏的一株“雜草”,它褐黃的枝幹橫七豎八,葉大如掌,撲撲楞楞地野蠻生長着,與這個小院中其它秀氣精緻的花草極不相稱。

早在初春,姥爺就提議把那株不知名的“草”拔掉,移栽上櫻桃樹。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畢竟一想到紅得透亮的櫻桃,我的口水就止不住地溢了出來。在等待冬季移栽的那段時間裏,沒有人再去理會角落裏那棵雜草,我也漸漸忘了這回事兒。

可是,在夏季踏着輕快地腳步到來時,那個角落竟亮出了一抹豔紅,那是一種乾淨的,不帶有一絲雜質的紅,如火一般!我驚訝地走過去,卻發現那株一直被我們視作“雜草”的它已經打上了一朵又一朵的花苞。它綠色的葉片一層一層地向外舒展,漸漸佔據了整個牆角,花柱上許許多多的小花苞圍成一個球狀,每一朵都在盡力爭取陽光,每一朵都肆無忌憚地舒展着自己。一團團,一簇簇,挨挨擠擠集合成了一個美麗的紅繡球。一個個繡球集合在一起,又把整株花變成了一團更大更美麗的繡球,直染得那片牆角如晚霞燃燒一般。

它從夏國一直開放到暮秋,一波又一波地綻放屬於自己的花季,就連那曾經陰暗的角落也被它映襯得明亮了。而那些説“拔掉它”的聲音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眾人的讚美、誇獎。媽媽甚至為它分了盆,栽種在樓頂的花壇上。大家都期待着下一個夏季,它能開出更豔麗的花朵。

媽媽看着牆角容光煥發的它,不禁感歎着:“花如此,人亦然!你看這繡球,簡直就是‘勵志花’呀,所以説,寄身角落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確,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小角落,或許在那裏,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在意。但是角落的時光是那麼安靜,靜到你可以隨心所欲,靜到沒人知道你正在積蓄力量,等到花季再驚豔四方。

如果説世界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花園,總有人長在中央的花壇上;總有人是萬眾矚目的玫瑰、牡丹;也總有人會躲在邊緣的角落。你若放棄,終將只是雜草,被人拋棄或拔除。你若願意努力,卻能開出美麗的花朵,而這取決於你的選擇。

所以,把握好角落裏的時光,要堅信,是花朵總會開放的!只要花開,就會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