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大學入學測驗 > 預測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思維能力提高訓練(三)

預測9.45K

例4:説“勤”

  “勤”這個字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在浩如煙海的漢語詞彙中,我們不難發現“勤”氏家族的成員:勤學、勤奮、勤儉、勤能補拙……,於是我們就會更加理解“勤”的含義,從部首來看,它的右邊是“力”,可見要做到勤必須出力。

  那麼,怎樣才能算做到勤呢?

  第一點,要肯於出力。那種偷奸耍滑,懶惰惜力的人是與“勤”無緣的。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勤奮就得手腳不閒,忙忙碌碌,勤字當頭,所有的攔路虎都會退避三舍。相反,如果面對困難,懶懶散散,渾渾噩噩,到頭來必然無所作為,一無所獲。

  第二點,要善於出力。那種忙中帶亂,眉毛鬍子一把抓,是不善於出力的表現。善於出力,就要加強計劃性,而知已知彼,揚長避短,才能以勤補拙,做到勤中有閒,忙中有度。

  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才算真正做到勤。

  [修改]

  這篇習作,乍看起來沒有什麼大的毛病,然而,它是經不起推敲的。它的最大毛病是思維上的因循守舊:按一般傳統的思維方法進行思考,對勤奮的理解只停留在“手腳不閒、忙忙碌碌”上,這樣的文章沒有什麼新意。

  修改的方法是,衝破傳統的思維方法的束縛,進行大膽質疑,然後在此基礎上,根據求異思維的原則和方法,對它們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思考,提出更新的更具有科學性的觀點。

  下面是修改文:

  “勤”字新解

  “勤”這個字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在浩如煙海的漢語詞彙中,我們不難發現“勤”氏家族的成員:勤勞、勤奮、勤勉、勤儉、勤能補拙……於是人們覺得“勤奮就得手腳不閒、忙忙碌碌”。不是嗎,從部首來看,它的右邊是“力”,可見要做到勤就必須出力。這千百年來對“勤”的傳統認識,我們應進行大膽

  質疑。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勤”呢?先舉一個例子。

  比如説吧,一個辦公室裏有兩個辦事員,一個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工作成果卻並不明顯,有時畫一張表要大半天,中間還要返工兩三次;另一個,只要兩個來小時就畫成功,還能就表中涉及的事項查閲資料,主動思考研究一些問題,提出自己處理的意見和辦法。兩人之中,該判定哪個“勤”呢?

  這裏,人們的認識肯定會有分歧。有的人認為,前者是“勤勤懇懇”,“他總是在那裏於嘛,”即使效率低,沒有創見,只要不閒着就是“勤”。而後者,花的時間不多,看上去似乎沒有出大氣力,能否説“勤”呢?這樣來看待“勤”未免偏頗。誠然,不能説前者不“勤”,但我們更應該承認後者是更高層次的

  “勤”。是啊,社會在發展,我們生活在充滿競爭與活力的嶄新時代裏,迫切需要這種“高層次的勤”,以適應社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例5:學習如春起之苗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代有個讀書人,千里迢迢尋訪名師,老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找到了陶淵明。於是,他向陶淵明請教學習的訣竅。陶淵明指着田野裏綠油油的禾苗説:“你仔細看看它們是怎麼長高的吧!”那讀書人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於是陶淵明就告訴他説:“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要學到知識,就要勤奮地學習。”

  是啊,這道理説得多好啊!要想取得淵博的知識,就要勤奮地學習。“書山有路勤為徑”,只要我們平時爭分奪秒,勤奮地學習,何愁學不到知識,成績提不高呢?這使我想起了上學期期末的歷史考試。

  由於我對歷史不重視,平時聽課馬馬虎虎,回家很少複習,因此,一聽説要期終考試,腦子就像炸了鍋,着急起來,於是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天的時間來複習,臨時抱一次佛腳,雖然記住了一些東西,但成績很差。通過這次歷史考試,我深深體會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的道理。

  古人云:“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沒有一個學者、專家的知識是在一個星期或者一天中突然取得的。如果有人想成為知識的暴發户,那是最愚蠢的人。今後我一定做到天天學習,位意平時積累知識,使自己像春苗一樣茁壯成長。

  [修改]

  用春苗的生長來説明學習長進的道理、構思很好。因為二者之間有共同點:由小到大,逐漸增長,持之以恆。但本文在具體論述時卻離開了特定的類比點,用春苗之生長來説明學習要勤奮的觀點,這就犯了“類比不當”的毛病。類比不當的原因是作者對二者沒有進行深入細緻的剖析,沒有準確把握二者之間的共同點。修改的方法是,全文自始至終用春苗生長由小到大、時刻生長的特點來類比説明學習是由少到多,因而要重視平時積累和持之以恆,這樣修改,類比就確切了。

  下面是修改文:

  學習如春起之苗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代有個讀書人,千里迢迢尋訪名師,老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找到了名師陶淵明。這個讀書人虔誠地向陶淵明請教學習的訣竊。陶淵明指着田野裏綠油油的禾苗説:“你仔細看看它們是怎麼長高的吧!”那讀書

  人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於是陶淵明就告訴他説:“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要學有所成,就應這樣。”

  是啊,這個道理是多麼深入淺出啊!春苗的生長是由小到大,時刻生長的,學習也是這樣:由少到多,持之以恆。要想學有所成,就要重視平時的積累和持之以恆。

  我在學習中正是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也不善於平時的積累。就拿英語學習來説吧,平時對單詞的積累和掌握很不夠,只靠臨考前搞突擊性複習,這種違背學習規律的做法,勢必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通過一次次失敗的教訓,我深深體會到學習要持之以恆的重要性,懂得了“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的道理。

  古人云:“九層之台,起於累上;合抱之木,生於毫未。”沒有一個學者。專家的知識是在一個星期或者一天中突然取得的。如果有人想成為知識的暴發户,那才是最愚蠢的人。今後我要做到天大學習,注意平時的積累,使自己的學習像春苗一樣“日有所長”。

  例6:駁“一俊遮百醜”

  俗話説“一俊遮百醜”。這句話説得千真萬確,我們對此深信不疑。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現象,舉不勝舉。

  “一俊”能遮“百醜”嗎?回答是肯定的。前幾年,出了一起有名的“馮大興案”。據説,大學高材生馮大興被捕時,學校師生都很驚訝。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在這些師生眼裏,馮大興學習成績優異的“一俊”遮住了他心靈深處的

  “百醜”,這不就是“一俊遮百醜”的典型事例嗎?然而,“一俊”又不能遮住“百醜”,馮大興的“一俊”曾經遮住過他的“百醜”,每天遮遮掩掩地過日子,最後捉襟見時,頭尾難以兩顧,就是這個可怕的“遮”字,為他錯誤的發作埋下引線。

  其實,“俊”就是“俊”,“醜”就是“醜”,用“俊”來遮“醜”是徒勞無益的。馮大興由高材生變為階下囚,固然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可是,周圍的師生視醜不見,一味遷就,也間接起了促退作用。

  “一俊能遮百醜”嗎?答案是否定的。

  [修改]

  這篇習作在思維上前後矛盾:一開始對所駁論點——“一俊遮百醜”,又説“千真萬確”,又説“回答是肯定的”;習作結尾卻説“答案是否定的”。這種自相矛盾的觀點使人看後不知所云。再看看下面的修改文,不僅改正了原稿思想矛盾的問題,而且辯證觀點極強。修改文不是泛談美與醜的關係,也不是簡單地論述一番“俊不遮醜”的道理了事,而是抓住題目中的“遮”字(這就抓住了題眼),進而又選好“遮不住”。“不可遮”的論述角度,使文章內容集中,結構緊湊,環環相扣,邏輯性強。修改文沒空談哲理,而是聯繫實際,寥寥數語點到要害;也沒羅列事例,而是簡潔地舉一二個典型事例增強了文章説服力,尤其是舉出一例,既生動有趣,又耐人尋味。修改文的語言比原文有着質的提高,行文流暢。語言有節奏感,“文章不厭百回改”。從原稿與修改稿的對比閲讀中,我們不是更具體地體會到這個道理嗎?

  下面是修改文:

  先人造了一句活“一俊遮百醜”。現在仍有許多人對之深信不疑。不是嗎?在學校裏,常見的是以分數定人品;在企業中,往往是隻顧賺錢而不顧其餘;在文藝界,也偶聞藝術舞台上的明星還兼演着生活舞台上的小丑……,諸如此

  類,舉不勝舉。

  “一俊能遮百醜”嗎?曰:“能。”又日:“最終還是不能!”前幾年,出了一起有名的“馮大興案”。據聞,高材生馮大興剛剛被捕,學校師生無不瞠目。何以瞠目?就是因為在這些師生眼中,馮大興學習成績優異的“一俊”遮住了心靈深處的“百醜”。可是瞞~時不能瞞一世,最終也還是暴露出靈魂的醜惡,落得個鋃鐺如獄,飲彈而亡。可見,説一俊能遮百醜不過是暫時的,從長遠看是遮不住的。

  較認真的人也許會爭辯:儘管遮不住一世,不是還能遮一時嗎?殊不知,馮大興的墮落正是從這“遮”一時開始的。假如當初他的弱點暴露出來,尚可救藥,在師生的幫助下,或許還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然而正是這遮一時,加速了他靈魂的墮落,終於到了遮不住的地步,已悔之晚矣!且不説每天遮遮蓋蓋的日子並不好過,捉襟見肘,頭尾難以兩顧,單是“遮”本身就已經為錯誤的發作埋下引線。既是如此,何能遮,何用遮,又何可遮呢!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美和醜,客觀存在,涇渭分明,用俊遮醜是徒勞的。阿Q頭上有個癩瘡疤,每當未莊的人説:“嘿,亮起來了”,阿Q就以“你還不配”的話來遮,以顯示癩頭瘡的“高尚的光榮”。遮的結果。不免被“兒子們”痛打一頓。阿Q的遮不過是虛榮心在作祟,尤有甚者,遮醜成了錯誤發展的起點,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有了醜怎麼辦?亮出來就是了。只有亮出來讓人看,才能引起療救者的注意,除醜植美,舊貌換新顏,何樂而不為呢?我們認識事物也應如此。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事物,評價事物。馮大興由高材生變為階下囚,固然有其內在的必然性。然而,周圍師生視醜不見,一味遷就,也無意間起了促退作用。多幾位眼中容不得醜的旁觀者。“馮大興案”才會少發生一些。

  “一俊能遮百醜”嗎?曰:“不能。”更曰:“不可!”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思維能力提高訓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