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自然 > 

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精選6篇)

2.35W

篇一: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精選6篇)

婺劇·傳承

鄭路凡

在採訪河陽古民居的時候,村民演繹的婺劇《僧尼會》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婺劇,也叫“金華戲”,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

婺劇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建國後,因金華古稱婺州,1950年正名為“婺劇”。而這以上的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為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在這之後,徽戲傳入了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後,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於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係。西安高腔流行於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係,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

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託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會》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僧尼會》這起事情就發生在婺城區羅埠鎮的“雌雄山”上。早先,羅埠地方有兩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觀音山”。兩山只隔着三十來丈寬。和尚山有個“碧桃寺”,寺裏住着五六個和尚;觀音山上有個“仙桃庵”,庵裏住着五六個尼姑。

和尚山上有個小和尚和觀音山上一個小尼姑蠻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種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澆菜;小和尚到塘埠頭洗衣裳褲,小尼姑就趕去幫他洗。日子頭一長,兩人心裏都有點意思啦,便是講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邊嬉笑取樂,混混日子。

兩座山的山神爺看見他們兩個日日都是這樣子,也只好“唉”一聲,想神仙都難免思凡,何況兩個凡人動心呢。索性好人做到頭,把兩座山來個日分夜合。從此,這兩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時曾經路過這裏,曉得這兩座山會日分夜合,馬上彈起眼睛烏珠,罵起山神老爺來了:“你們兩個孽畜,竟敢做出傷風敗俗、不成體統的事情來。從今日起,兩山不能合併,中間用溪隔開,不準架橋,違者要抽筋。”山神爺見真命天子發火了,連氣都不敢透一聲,把和尚山往東移,將觀音山向西移,中間隔了一百廿丈,還開了一條五丈寬的溪,真當連獨木橋也不敢搭一根。

哪裏曉得,洪武皇帝能拆開日分夜合的山,卻偏偏拆不開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們心想:“你當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宮,七十二偏宮,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氣,越想越恨這個洪武皇帝。臨近清明那幾天,他們看見村裏一對對夫妻上山祭祖,腦子裏也有了辦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們分別脱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來。到了溪邊,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脱鞋便把小尼姑背過溪。逃出了和尚廟和觀音庵,做了一對夫妻。

婺劇傳承的中國文化還吸引了外國朋友,互動顯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人知曉婺劇。在婺劇的傳承中,去欣賞中華文化!

篇二: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荷公特祠建築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號稱“煙灶八百、人口三千”的縉雲縣河陽村。河陽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莊設計特色,現有十大宗族莊園式古民居建築羣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橋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動,還有農具、傢俱、壁畫、匾額、雕刻以及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荷公特祠就是這些文化瑰寶中的典範。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於光緒三十二年,是為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據家譜記載,朱得三幼年喪父,由母親獨自養大。後來母親卧病在牀,朱得三侍奉數月,衣不解帶,母親死後守墓三年。浙江巡撫特准給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親的名字“朱荷”來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積有405平方米,環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佈局與雕刻更是獨具匠心,頗有講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簡潔自然,雖帶幾分含蓄,但也具有鮮明的個性,體現了理財精明、注重實效、不顯奢華的精神。雕花主要分佈在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門窗、神龕等處,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簡繁之分,細節上各有千秋,裝飾手段自然、活潑、典雅,圖案有動物、植物、器物等,技藝之高超,讓人驚歎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們與房樑接壤處都刻有雕花,仔細觀察,分別是馬、虎、狗、羊,它們皆以膾炙人口的典故與俗語為媒介,分別象徵了忠、節、義、孝,如《春秋繁露》記載:“凡贄,鄉用羔,羔飲之其母必跪,類知禮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將“孝”字堅守到底。他對於傳統風尚的繼承,展現了朱家良好的家風。

祠堂內還掛有清光緒年間的“節孝”牌匾,以及民國時期的“孝女”“冰玉比潔”匾額。孝女匾額上寫“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聰慧喜閒靜,自少女失恃,賴父與祖母撫養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與祖母之歡心,祖母病,乃父調護多方不離左右,女亦事事服勞,祖母歿,女長齋頂禮焚香叩天時,祝嚴親康健,撫幼弟珍愛備至,女守貞不字閉户誦經,孝友出於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現出對朱杏仙品行的肯定與讚賞,對後世起着引導作用。

莊嚴肅穆的祠堂記載了祖先們對後輩們的希望。大門口屏風上的《河陽家訓》寫道:知冠禮,慎婚禮,簡葬禮,敬祭禮,敦孝悌,重尊長,務耕讀,禁賭博,崇節儉,息訟獄,教子弟,謹閨門,戒鬥狠,完錢糧,懲奸慝,嚴盜賊,儲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陽人嚴於律己、品行兼優,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傳承,荷公特祠的文化價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經過幾代河陽人的修葺、還原,在歷史長河中發出了更加奪目的熠熠光輝,它見證着河陽人對精湛技藝的繼承,也見證着大家對優秀文化的傳承,這巍巍古祠一定會在光華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現出傲人的風采。

篇三: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千年運輸紐帶---大洋古鹽道

王燁麗

縉雲到温州有一條古道,這條古道給人“山窮水復疑無路,異石奇峯別有天”的感覺,現在已經成為縉雲和各地驢友最佳的徒步線路之一。而這條古道的由來,源於以前的食鹽運輸。它,是曾經的鹽道。它的線路為蛟坑村-抱骨嶺腳—後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長的一段,屬於大洋地界。

觀鹽道——贊綺麗風光

大洋古鹽道羣山聳立,一路的奇峯異石美不勝收,是縉雲境內古道中風景最好的一條。一入山間古道,驢友們總會被眼前的風景吸引,為這不期而遇的美景歡呼。徜徉在這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古道兩邊高山聳峙,翠色如屏,讓人心曠神怡。古詩云“一丘一壑也風流”,正是此間景象。隨着地勢的變化,溪流或形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而高山峽谷之間,盡是巨大的巖石,大多的巖石,就是十個成年人展開雙臂也不見得能將其抱住。

古道由盤山的小徑伸入到大洋的民間小巷。進入鹽道深巷,映入眼簾的是整齊排布的石頭建築,細觀石牆,深淺不一的縫隙中滿是歲月滄桑的印記;輕撫石牆,指尖的觸感彷彿是與跨越時空與古人的親切對話。形狀各異的石頭拼接和諧,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長大,讓古道的千年歲月與新興生命的悄然交融。

談鹽道——憶崢嶸歲月

大洋古鹽道開闢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有1100多年,是縉雲至温州的一條用於食鹽運輸等商貿往來的通道。當時温州平陽縣等地熬製的食鹽,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縉雲自古以來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圍。當時的人們篳路藍縷,開山劈石,才最終有這條古道。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古人們冬日冒着嚴寒、夏日頂着烈日,一錘一錘,艱難艱難開山的場景。而這,會叩擊着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開闢成功後的古道,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最熱鬧的時候,每天有數千人往返於此。在抗日戰爭期間,大洋古鹽道還承擔着運送戰爭物資的重任。直至1956年,縉石公路開通以後,大洋古鹽道才被棄用。

談鹽道——贊扁擔精神

在尋找古道密跡的途中,我們採訪了一位82歲高齡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幾歲的年紀就跟着父親遠走温州,挑一百來斤的鹽一路到江西。雖然他跟我們談起挑鹽經歷的時候,寥寥幾語就概括了挑鹽的過程,但其背後的艱辛我們卻可以想象。一個小小少年為了生計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鹽,繞着崎嶇的山路艱難前行,寂寞的背影,顫抖的腳步,那是怎樣的艱難啊!

從王林山艱辛的挑鹽經歷中,我們瞭解了“扁擔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擔,在十八盤山路上舞成鬆影,挑起太陽、月亮與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當挑鹽人邁着沉重的步伐踏上這條古道,隨着身上的扁擔吱呀作響,扁擔精神就在人們心中生了根,然後慢慢成長,開花結果。然後一輩又一輩,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當我們踏上這佈滿汗水淚水的古道時,心中不免震撼。牆上那一幅幅、一張張的圖片直擊心靈,挑鹽人用他們那瘦骨嶙峋的身體擔起百斤重的鹽,傴僂着身軀,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邁向前方,任憑汗水無聲滴落……我們耳邊似乎迴盪起他們厚重的勞動號子,眼前似乎出現了他們那佝僂的身軀。

我們想,哪怕是在衣食無憂的現在,扁擔精神也依舊值得我們學習,它永遠不會因為時代的進步而退出歷史舞台,它應當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生根,生長,讓我們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堅韌不屈,勇往直前!扁擔精神,從古至今乃至未來,它都是那麼的熠熠生輝!

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對文化遺產越來越重視。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鹽道的整改與保護:原本泥濘不堪的道路上鋪上了青石磚,歷史悠久的殘壁上掛上了扁擔、竹籃、油燈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兩旁立起了專門介紹大洋古鹽道歷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這些,使得古鹽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遊覽。

我們欣喜,千年古鹽道又重新煥發出了往日的繁榮與生機!

篇四: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竹核雕志

張峻豪

“江南竹核雕藝術創作基地”位於麗水市青田縣温溪鎮汪坑村,該基地由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鄒麗青先生建立。

這是一個充滿自然氣息,安靜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麗的山水美景,有一絲桃花源的韻味。進門沒走幾步,便進入到了鄒麗青大師的一個小型核雕博物館,這也是他平時進行創作的地方。雖説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什麼核雕作品了,鄒麗青大師將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獻給了政府。因此,這兒只有他較後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廳裏的這些作品大多取材於生活,表現出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藝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這件叫“輪迴”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過是一個簡單的環形藝術品。僅由幾個經過簡單雕刻的竹節構成,每個竹節上有形態各異的小人。這哪算是一件大師的作品呢!後來,在鄒麗青大師的講解下,我才明白這一個個排列有規律的小人——從蹣跚學步的小人到俯首靜坐的老者,是雕刻者藉以表達人的生死輪迴。沒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難體會其中深遠的含義。正如鄒大師所説的那樣,藝術品不在寫實而在於寫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內涵,就會發覺這件作品是多麼精妙絕倫。

緊接着我們又來到大師徒弟們的創作基地。這裏是汪坑國小舊址,後來國小搬遷,鄒麗青大師便將這作為雕刻技術的交流基地,促進這一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徒弟們在這裏練習核雕技術。這些核雕作品雖算不上特別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發出讚歎。只見一個橄欖核上雕着圓形凸起的果實,旁邊有幾朵花相映襯,花兒有盡情綻放的,也有含羞半開的,又襯托了幾片枝葉,極富有詩情畫意。我們想到了國中所學過的《核舟記》。這麼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費的卻是手藝人幾周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從獲取靈感、挑選材料,到長時間的雕刻打磨,一個手藝人可能為此廢寢忘食,但是到頭來卻得不到更多人的賞識,難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在逐漸消失。在浮躁的社會中,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花上幾個月,幾年去完成一個作品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我們瞭解到,鄒老師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鎮裏,近幾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鄒老師説道,“一個是空氣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個是這裏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於農村生活,也方便創作。還有就是能提供一種安靜的心態,少一些人打擾。”鄒大師表示,現在這個社會太急躁,大多數人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安靜的心態。在一小段時間內沒有看到收成便會選擇放棄,因此真正堅守下來的人很少,鄒麗青大師便是很少能堅持下來的其中一位。

藝術家是孤獨的。他也曾迷茫過,他説:“學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靜,少和外人接觸,如果壓力無處釋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為此兩次患上抑鬱症,有過自殺的念頭。

鄒老師還自己取了藝名叫“秋人”。當我們問及鄒老師為什麼給自己取這個藝名時,他回答到:“因為我喜歡秋天,秋天既是豐收的季節,又是落葉的季節。只有落葉肥沃了土壤,來年才有更大的豐收。還有就是秋天安靜,像我們這些搞藝術的都是喜歡寂寞的,秋天就能給人這樣一個安靜的心態。”從鄒先生對自己藝名的介紹,我們也可以窺見他對人生的舍與得的見解。如今,他同他的藝名——秋人一樣,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靜,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訪問鄒麗青大師讓我收穫頗豐,遠超我的想象,他不僅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生活詩人。他將詩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對生活的態度之中。

如今,鄒麗青大師作為麗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人讓竹核雕,讓温溪這個小鎮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篇五: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山城夏日——雅宅村風物誌

李曉微

記憶中的夏天,便是那羣山環繞的小村莊。風清涼得趕走夏日的燥熱;天湛藍得彷彿會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顏;蟬鳴叫得似乎那鬱鬱葱葱的後山苦櫧樹林就是一片樂園。是的,這就是大山中一個安靜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羣質樸的勞動者。一個承載了我無數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鄉。

雅·物

尋一抹淺香,那是百年古樹經日月沉澱、風雨洗禮而被微風捲入空氣裏的清香,抑或是山間的清泉、野花兒,還是那連綿的、充斥視線的綠草?答案或許並不是隻言片語可以貼切形容的吧。不經意一撇,卻恰好看見這株古苦櫧樹。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歎,這是幾世的長相廝守,換得與天地作伴,永存於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過幾次果實,又飄落過幾次樹葉;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兒從撒歡瘋跑到落落大方,又從志在四方到衣錦還鄉。它陪伴了多少人來又往。

唐葛嶺古道,處於好溪和章溪的交匯處。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裏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傳他們是周厲王時三位諫臣。至宋以後演變成仙俗,稱“唐葛周廟”,古道因此而得名。據説這古道還見證過一場抗日戰鬥。台階邊的青石留下歲月的斑駁,陽光透過茂盛的樹葉,灑下屬於每一片葉子的影子。左右兩隻青石獅獸,從茫茫時間長河中,遺落自己佇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漸漸爬上身體爬上自己威武的毛髮,炯炯的目光雖已石化,卻毫無減少地流露了對雅宅,這個自己守護了一輩子的小村莊那濃濃的愛戀。時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風驟雨,好像都是在沉澱,一份專屬於這兒的獨家回憶錄。

生活總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轉彎處,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們多時。幾盞火紅的燈籠迎接如期而至的國慶,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蒼勁有力“路遙山阻難隔心,求應惠厚情意切”“夾道九州兩都神地靈,孤嶺三龍獨廟仙天賜”。望城亭下,品一壺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壺茶,一盤棋,在亭下,就是歲月靜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識的人名,也在無聲地訴説着這個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熱茶冉冉升起的白霧。

雅·居

穿過阡陌小巷,走過裊裊炊煙,來到古民居。

門口,四個大字雖然泛白,卻仍清晰可見。推開沉重的木門,彷彿是打開過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門掉了些漆,房樑依舊筆直,撐起一個家的安寧。古民居坐落於村莊內部,市裏縣裏的領導都會專門去參觀。黑瓦蓋住房子,隔絕了風吹雨打的折磨,給予下邊的人們温馨之感。簡簡單單的四合院,簡簡單單的家居用品,簡簡單單的幾户人家,眼前浮現出了幼時父親常在耳邊感歎的“夜晚納涼新月下”。人們不被城市的雜亂所感迷惘,身前身後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們是純粹樸實的。門上貼着大紅紙,還有幾副對聯,在這夏末初秋,竟體會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訪談時那位老伯伯説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麼意思。雕樑畫棟,寶珠璀璨,盤旋在頭頂的龍頭威嚴地俯視下面虔誠的人們,兩旁的燈華麗地落下,滿目繽紛,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觀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氣瀰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説的就是苦櫧腐。那是用後山成片的苦櫧樹羣結下的苦櫧果磨成的苦櫧粉所制的。在夏天,彈嫩的帶點棕色的苦櫧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涼涼,簡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塊的苦櫧腐攜一點難以察覺的苦和酸甜的湯水,衝去你體內的來自盛夏的暑氣。一飲這碗來自大自然的美食,這趟便無遺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簡單,看一看百年的古樹,登一登唐葛嶺古道,在望城亭遠眺車水馬;約起友人下一盤圍棋,楚河漢界之間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總會通向那個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繽紛鹿,一回眸便是驚豔時光;去佛前虔誠一拜,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對接下來努力拼搏的一個許諾;最後,村口長廊一品清涼的苦櫧腐,便是一個夏天。

這就是雅宅,一個我從小就接觸的地方,沒有亂世紛擾,沒有來去匆匆的人們,沒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篇六:家鄉風物誌作文高中

家鄉風物誌——壺鎮西施道門進士第

陳茹熒

道門進士第,俗稱叢公堂、總兵府,又稱遊府,位於壺鎮西施行政村道門自然村,但此“西施”並非彼“西施”,此西施源於清光緒年間出了位長相如“清純淑女”,名為“施化麟”的武進士。

其可是大有來頭,施公不僅為恭親王得意門生,曾參與抗法入侵、追殺日諜、暗助梁啟超和康有為遁日等行動,更是因平亂、抗英戰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賞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親因其戰功詔封“正三品武義都尉”,本人死後追諡號“武叢公”,奉慈禧懿旨被賜“丹書鐵券”。

20世紀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門敕造了“遊擊將軍府”,即現在的“道門進士第”。此建築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記載,道門進士第總面寬52米,總進深53米,佔地2836平方。由主體建築、兩側附屬建築和青雲樓三大部分組成。主體建築及附屬建築地面均高於路面3米。青雲樓為藏書樓或瞭望樓,單體三層建築,封閉式結構,與主建築隔路相望。主體建築分為兩部分,南面建築為天井、正廳及兩廂樓,北面建築與堂屋即內房相連。

星河運轉,寶剎空門,四海風火,亙古不變的清風也吹不盡武門的興廢……在清朝時,只有皇帝允許才可以建造的,並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階之高,足以可見施公其的官職之大。但我一直不解,為何這片經天子批准的建築,門前空土的面積卻無法與它的高貴相媲?相傳奉施化麟旨來造府第時,他的父親施潤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達西施村施氏宗。

這精巧細緻的瓦片和石雕,很難想象是多麼巧的手才創造出了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顯有過匾牌掛過的痕跡。

走進大門,便是正廳了,十分整齊對稱的構造。正廳中間的四根支撐柱和屋頂採用木質,現已被腐蝕了一些。靠近屋頂處的雕刻着各種栩栩如生的花鳥魚獸,都呈現出兇險的模樣,大抵是因為習武的緣故。

重頭戲來了——便是那幾塊耀眼的匾牌。“榮封三代”和“朝勇巴圖魯”是施公在28歲時慈禧太后所封的。榮封三代是指他的爺爺爸爸和自己,一人當官,全家都光榮。朝勇巴圖魯是蒙古勇士的稱號,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誇他的武藝高強,同樣“蒙古”一詞可見,慈禧太后把他當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還有着兩塊更為古老的匾牌,長196釐米,高57釐米,牌樓石質構件,禮部尚書、宗室奎潤題。那便是原來掛在那大門上的。

右廳的地上還立着清朝的武舉科目舉石,也稱作“掇石”,石重分別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離地面1尺以上為合格。難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將最重的抱着繞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過石階便走進了內廳,廳內當年的壁畫早已泛黃,文革等時期留下的印記也已經老去,在歲月更替中,因其廣袤的建築羣和牆體,亦發揮過宣傳陣地的作用,而現在給人帶來的是無盡的滄桑。

將軍府的風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時光裏,但透過這餘留下的府邸,我們不難想象它昔日的風光。但作為浙江省省級保護單位,我認為其的保護和修復仍需要提高,輕而易舉便可觸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們每個人的不經意的觸碰間一點點消磨。作為後代的我們有義務將其傳承下去,發揚下去。

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領略到“道門進士第”的風光,並且對於其的保護有真正的實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