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自然 > 

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通用14篇)

6.04K

篇一: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通用14篇)

放鞭炮

楊欣怡

除夕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

瞧,門外,紅紅的對聯早早地挺直身子在牆上值班;窗上,紅紅的窗花緊貼着窗户,展示她那曼妙的身姿;草坪中,一羣活蹦亂跳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新的一年迎着他們燦爛的笑臉來了。

“噼裏啪啦”,一聲爆竹炸了的聲音傳入耳中,原來,隨着黑夜的降臨,已經有人按耐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開始燃放煙花爆竹了。從這邊起,那邊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後點燃了,爆竹帶着自己的喜悦或飛向天空,或爆炸開來。

我小心翼翼的點起導火線,第一次滅了,第二次沒有對準,多次宣告失敗後,終於點燃導火線,我捂住耳朵,朝後撒腿就跑,彷彿後面有着洪水猛獸。抬起頭,天空中發出震耳欲聾的炸炮聲,絢爛的煙火從眼前分散開來。“哇!”弟弟看着煙火發出感歎。一羣小朋友在嬉戲,笑着、鬧着、跳着,不多時,天上爆竹喧鳴,地上歡聲笑語,四周洋溢着喜慶,一片喧鬧的海洋。

放鞭炮,宣告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

篇二: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上墳

古語有云:“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可是一大佳節,必然更想念已逝親人;於是,人們開始過年上墳,向已逝親人報喜——然後慢慢形成習俗“上年墳”。

這種祭祖活動,女性不能去,因為只有族譜上的人才能去——而族譜上就是不記女性——為什麼呢?老一輩的規矩了。而婦女和女孩就忙活上墳用的飯菜酒肉和碗筷——光忙活就一上午。

男人和男孩子將冥幣和飯菜帶着,再買幾響爆竹,到了地方後在墳前長篇演講,講完停頓一下,把一杯杯酒擺在墳前,再把五菜五飯整齊的擺在酒的前面,然後端起其中一杯酒,再長篇演講一次,把酒灑在墳前,之後搬出冥幣點燃,邊燒邊灑酒,邊燒邊將肉菜夾進火堆,最後再來一次演講。

最後,點燃爆竹——上墳的人多,這一幕非常壯觀,爆炸聲足以至聾——爆竹燃後,對着墳磕三頭,以示尊重——然後收拾收拾就走了。

這個習俗在我們老家(江蘇連雲港市)由來已久,為的就是讓祖宗保佑之類的意義。

篇三: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鬧花燈是元宵節中我最喜歡的風俗之一,元宵節在正月十五,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再配上各式各樣的花燈,就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今年。我又來到了燈會上,各式各樣的燈,惹得人不捨得離開。那“春”字燈,紅通通的,邊上還掛着一條金色的燈條。那兔燈,一雙長長的耳朵,閃閃發光的眼睛,彷彿是真的一樣。那桃燈,嫩綠的葉子,粉紅的外皮,粉紅的外皮,上面還有幾滴露珠,還有成雙成對的魚燈、方燈等等。

我特別奇怪,為什麼元宵節要鬧花燈呢?媽媽告訴我,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隻神鳥在人間意外死亡,天帝大怒,讓天兵放火燒人間,天帝女人不忍心,將消息告訴人們,在人們不知所措時,一個老人想了一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掛起紅燈,十五這天,天帝一看紅燈,以為是大火的火光,心中大喜,人們為紀念這次成功,每年正月十五都要鬧花燈,所以元宵節又稱燈節。

看着美麗的花燈,我不禁想起了,“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這一首詩。

篇四: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説起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

就拿春節來説吧。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俗稱大年國一,即在新的一年到來,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噼裏啪啦的爆竹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的氣氛,可以讓人們感到歡樂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説:“破了”改説“掙了”。

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包有錢,吃到錢的人就能財源滾滾,發財!如果小孩兒吃到了錢,那肯定是十分的開心呀!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個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拜年要磕頭,一般只是問好,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話。

我們山西的風俗很豐富,每逢過年,我們就很開心,希望你也有機會來山西過年,來體驗當地的特色年味!我們肯定歡迎你!

篇五: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孔明燈

王怡

我的家鄉在霍邱縣,那裏的風俗可能會與六安不同吧!

在我的家鄉,每年在過春節的前幾天,每天晚上都會看到一個個的孔明燈在多人的注視下向天空飛去,不久後等下面的蠟已燒完了,孔明燈就自然而然的落下來了。我以前放孔明燈,總要先把願望寫上,然後把蠟放在下面的鐵絲上固定住,點燃後讓孔明燈在地上燃一會兒,過一會裏面的蒸氣滿了孔明燈自然就飛上天空了。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現在我們放孔明燈多是祈福。祈求來年豐收,幸福美滿。每年都會有很多人放孔明燈祈福,後來也就成了霍邱的風俗了。我幾乎每年都放孔明燈,也就圖個喜慶熱鬧。看着自己的孔明燈載着願望慢慢飛上天空,逐漸飛入天際,又何償不是一種愉悦呢!

你們的家鄉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風俗呢!

篇六: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打餈粑

吳夢琪

在金寨,大年國一的早飯必須是煮餈粑,寓意新年富足。因此,糕粑自然成了金寨過年不可缺少的美食。

用糯米制作餈粑在金寨已經有很多年曆史,它不僅是金寨當之無愧的美食,也是金寨農耕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金寒,用糯米“打餈粑”是也是家家户户年前必做的。先把自家存留的糯米精逃細選,浸泡一天,再放到土灶上猛火蒸熟,把蒸好好的糯米放入石臼中,趁熱打鐵,男女老少齊上陣。打的時候,先粘成一個團,最後打成一個光滑細膩的麪糰,扯不開,割不斷。因為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它溶水後,分支眾多的分子鏈會把彼此抓在起,產生彈性和延展性。

第二天餈粑冷卻了,切成方塊,裝入缸,滿上水。餈粑食法有很多種,日後或煮,或烤,或油炸,或送客,依人口味,彈滑軟潤,令人愛不釋口。

一米一粒,一粑一槌,都粘着濃濃的家鄉倩。對於遠離家鄉的金寨人來説,餈粑更具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情感。

篇七: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戚嘉成

我的家鄉特產豐富,最有名的要數寧波湯圓了。

一到春節,每人每家都要吃湯圓,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寓意團圓,所以每個人家都要吃。

據傳説,宋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做湯圓了,就是用糯米粉裹住芝麻餡,最後再把湯圓搓成一個球形,就做成了一個珍珠般的湯圓,可愛極了。湯圓也有別的名字,比如“浮沉子”,因為湯圓會在水中浮沉不定,所以我們就會稱為“浮沉子”,但是後來,就不這麼叫了,就叫元宵了。

其實湯圓用水煮起來是最美味的,先裝入碗中,再放涼一會兒,用勺子輕輕舀起一個白色的“胖娃娃”,把湯圓吹涼,就用牙齒輕輕咬破一個小口子後,那美味的芝麻糊就像流水一樣從破口裏流了出來,吃上去美味極了。單吃些芝麻,就變為一股暖流,傳到整個身體。

我們寧波的湯圓,只要你吃上一碗,就一定能讓你流連忘返,如果你來寧波,千萬不要忘了吃一碗寧波湯圓。

篇八: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插秧

張珍蕊

母親的家鄉在長江中游,那裏沃野千里,盛產水稻。從古至今,人們將秧苗插入田中,也將那悠遠的稻作文化埋入了土地。

農民插秧時,頭上頂着烈日,雙腳陷入泥潭,背上壓着痠痛。望着遙無邊際的田地,無人不會渺茫。於是一切的煩悶霎時間爆發,高亢悠長的勞動號子“囉囉咚”響徹田野。

作為勞動的人民,他們唱出的號子都是從心底流出的。田間,一個人直起身子來,仰面向天,喊起“囉囉咚”。隨後一呼百應,田間農民接二連三,你一句我一句地傳唱起來。唱時不用顧及內容,有時甚至全是襯詞的組合。唱響勞動的熱情,吐盡心中的冤屈。人們以歌唱出原生態的生活,便是稻田文化在音樂上的體現,人們代代傳唱,這曲便讓歷史有了温度,成為一塊塊“活化石”,經久不衰。

如今,機械化耕作取代了人力,因為不再需要勞動時的鼓舞打氣,於是“囉囉咚”逐漸從田間消失。但那文化的種子早已埋下,“囉囉咚”以稻田文化的形式流傳於世。

篇九: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王梓宸

在寧波,春節每户人家都要吃湯圓,尤其是大年三十。吃湯圓,預示着團團圓圓,吉祥幸福。

在寧波,湯圓不僅只有芝麻這一經典而又美味的餡料,還有豬肉餡、蝦仁餡等等好幾種餡料,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吃的時候可以撒上嫩黃的糖桂花,香味飄得老遠,白生生、胖乎乎的、好看又特別好吃。

湯圓剛出鍋,肯定是很燙的,肯定是不能大勺大勺往嘴裏灌的,吃時必須稍涼幾分鐘,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口,緩緩地送入口中,伴着一股濃濃的香味,嚥下肚子,心裏就覺得舒服極了。

關於愛湯圓,還有一個十分悠久的歷史。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寧波)興起的一種食物,即用黑芝麻、豬脂肪油、少許白砂糖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興趣。因為這種糯米糰在水裏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沉子”,後來有的地區把它改成“元宵”這種名字。

如果你們到了寧波,一定要吃一下我們寧波的湯圓哦。

篇十: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春節的風俗有許多,如:吃餃子、掛燈籠、放鞭炮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鞭炮了。

傳説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叫作年,到了除夕夜的時候,年就會出來傷害百姓、禍害莊稼,年有一個弱點,就是害怕爆竹的爆炸聲,於是大家就在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樣就可以把年嚇跑。

還記得小時候每每春晚結束時父親總會拿一兩盒紅鞭炮領着我去家門口,父親拿着打火機迅速地點燃鞭炮,“噼裏啪啦”爆竹像爆米花一般炸開,震耳欲聾的聲音令我雀躍,點點火花令我心花怒放。散落在地上的爆竹皮像凋零的花朵,令我意猶未盡。

放鞭炮已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春節放鞭炮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驅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藴含着豐富的文化色彩。

爆竹聲震響天宇,又是新一年的開始。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媽媽的家鄉在西北,每到春節,那兒的年俗可真不少,有除夕晚上守歲、給長輩拜年、走親戚、收壓歲錢、看社火、國一餃子國二面……這當中,最有意思、最熱鬧的當屬社火了。

社火是什麼呢?社火就是漢族慶祝春節的一種民間狂歡活動。城市裏,社火隊走街串巷,向市民拜年;農村中,社火隊挨家挨户,把歡樂帶給百姓。

你聽吶,遠處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那一定是社火隊來拜年啦!我們快去看看吧!只見社火隊隊員們臉上畫着濃濃的粧,身上穿着顏色鮮豔的服裝,裝扮成各種角色,有舉旗子的,有打鼓的,有扮豬八戒背媳婦的,有舞龍的,有耍獅子的,還有踩高蹺的呢!表演精彩紛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社火隊所經之處被圍了個水泄不通,站在後排的還得踮起腳尖兒,伸長脖子,大家都想看看這些好把戲呢!

西北人家的社火鬧新春帶來了歡慶的氣氛,帶來了濃濃的年味兒。這是每年春節我回大西北必定不會錯過的節目。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於千雯

俗語有云:“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過年時十分熱鬧。

在我的家鄉,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就開始了。春節前的第一大項就是大掃除,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擦窗户,爺爺把家裏的廢棄的東西收拾下扔到垃圾桶裏,再拖拖地,大掃除便完成了。

大掃除之後,我們便開始貼對聯啦。“往左一點,偏了!往下點!”可憐的表姐被我弄得暈頭轉向,好不容易才貼好了對聯。對聯貼好了,表姐把我和表妹買來的窗花貼到了窗上,大功告成了!

到了除夕下午的時候,姥姥把調好的肉餡給了我和姐姐們,姥姥告訴我們,中間要厚,邊緣要薄,而且包好後要把餃子緊一緊,防止餡漏出來。我們看着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從姥姥的手下溜了出去。到了晚上,媽媽把魚、年糕和餃子端到了我們面前,我忙着把臘八蒜拿了出來,那真是翠色慾滴、色味雙美!過年時,電視裏放着晚會,一家人圍坐在桌旁,愉快的聊天,好不熱鬧。

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家鄉的春節!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我的家鄉在臨潼,我最熟悉的其中一個風俗,叫“補天,補地”節,

農曆正月二十前不準燒乾鍋,要到這天才行,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烙幹饃,饃烙好後,先給房上扔一塊是謂“補天”,再給地上撂一塊,是謂“補地”。

中國神話傳説中有工共與祝融之戰,共工敗而怒觸不周山,遂使天柱折壞,天傾地陷東南,人間遭受了一場可怕的災難,女媧端來東海之水,澆滅了大地上的火,又從大江河撿來彩色石子練成石漿,擀成一個又一個薄薄的石餅,首先補好了天,接着又用同樣的辦法,正好二十日補好了地。

由於這位女神補好了天地,使得天地之間恢復了原來的美麗,也使這次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得到了拯救,並得以繁衍生息,傳宗接代,有了現在的美麗世界,人們為了紀念女媧補天,補地,拯救地球人類豐功偉績,便把她尊為“老母”,並在農里正月二十這天吃烙饃,過補天補地節,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300字作文六年級

春節,是人們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我們東北,關於春節的講究就不少。

每年過年我家都熱熱鬧鬧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幫助爸爸媽媽和姐姐貼對聯,掛福字。掛福字也有講究,福字要倒了掛,這樣就表示“福到了”。媽媽每當過年時都為我們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豐盛。每年媽媽都會做魚,因為魚可以表示“年年有餘”,飯桌子上不僅要有魚還要有豬蹄,豬蹄表示“有抓頭”。

吃飯的時間到了,在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為這樣可以去除“怪獸”來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燈要一直點着,這樣可以表示來年前程光明無阻。到了晚上要包餃子,在包的餃子裏,只有一個放有硬幣,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來年一切事都會順順利利的。到了半夜12點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因為12點後為新年,放鞭炮是喜慶新年,這個時間放鞭炮表示萬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辭舊迎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