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文言文

文言文《齊桓晉文之事》採用了怎樣的説理方法?作文

文言文8.65K

比喻

文言文《齊桓晉文之事》採用了怎樣的説理方法?

本文是孟子向齊宣王宣揚自己的王道理論,是其民本思想的具體體現.開始,齊宣王 向他打聽齊桓、晉文之事,實際上就是想得到“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話題引到“王道”上來,鮮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觀點.然後就圍繞着這個論點,引類譬喻,例舉事實,最後得出結論:只有行仁政,才能服天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緣木而求魚”.

同時,孟子提出了具體的辦法,就是使人民有“恆產”,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安居樂業.要使百姓“不飢不寒”.這表明孟子講的仁政有着經國利民的實在內容.在藝術特點上,善於辯論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辯論嫻熟地運用了邏輯推理(如類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巧妙地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之中,從而使對方心悦誠服.

善於運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去説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如本文“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術而求魚”,生動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去達到“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目的是絕不可能的.孟子散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量使用排比、疊句等修辭手法,使其文形成氣勢磅礴、暢達雄辯的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也與其個人的人格修養有密切的關係,如他自己所説:“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在語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曉暢,簡潔凝練,不事辭藻,對後世文章語言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