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精選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作文

精選1.28W

這本《給教師的建議》結合中國實情並精選了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內容而編成的。以前有聽教育學老師提到過,但是卻沒有引起重視,這次寒假裏想多學習學習,也就找出了這本書。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作文

實話實説,這本書中的有些教育的理念卻着實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尚為年輕教師的我也有一些感悟。

我最有感觸的是“閲讀”,筆者對於閲讀的重視引起了我的共鳴。在《教室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中提到“能不能使教師在工作中有一些空閒的時間呢?”這個問題時,給出的答案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作為一名教師,想要向優秀進步的教師,不斷積累自己的閲讀量,擴充自己的閲讀範圍,才能在上課的時候不因為知識的匱乏而呆板地教學。充分豐富的閲讀能夠補充教師純粹的理論知識,直接對教師的講解教學產生影響。那些優秀的教師從不説自己沒有空閒時間,因為他們把他們抱怨的時間用在了閲讀上。

除了老師需要用閲讀書籍的方式昇華自己以外,學生也需要閲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閲讀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考,激發思維的靈敏性,延展思維的發散性。在學習某個課程時,閲讀這一類的書籍,從中所得來的知識能夠為課程所服務,啟發相關思考,構建知識的體系。用閲讀來擴充學生相關知識面,是一種更為靈活的學習方式,一種比死記硬背更為直接而深遠的學習方式。如果缺少了閲讀這一環節,乾巴巴地吸收着老師上課的知識,能夠聽懂固然是好的,但若是一下子接收不了,那麼這一塊的學習漏洞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在《給教師建議》中《“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這一文中提到,“閲讀應當與學習緊密地聯繫起來。”文中用了筆者物理課教學的情況:提前給學生提供新學知識相關的課外閲讀,等到正式的課堂上時,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並提出問題。

由此可見,閲讀有助於學生對於公式、規則、結論以及其他概括可以有更加具象的理解。

閲讀對於學生來説就像一張網,閲讀的範圍越廣,內涵越深,這張網就會越密集,網羅知識的能力也就會越來越強。

我是漢語言文學的畢業生,也是教育行業的新進教師,但是現在的我們的閲讀量夠麼?大學時我和我的小夥伴曾做過一個古代文學史調研,眾多資料顯示,由於如今的科技產品,當今的大學生普遍閲讀量不夠,紙質書籍的閲讀量也在下降,而古代文學的閲讀更是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我們在學習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的時候,更多的是在用死記硬背,來配對某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形式機械而缺乏自己的東西。

我自己有的時候也會想,我的時間用在閲讀上究竟有多少,是否足夠支撐我未來的教育工作呢?答案顯然是不足的。閲讀量的不足,讓我們的理論知識貧瘠的同時,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下筆無神韻,出口缺深意。尤其是師範生,面對現在越來越早慧的學生,龐大的學科知識和文化背景才是對學科教學最好的備課。

閲讀就像是生活和學習的補充劑,能夠完善我們看似充盈卻十分虛無的心靈。曾經聽到過一種説法,就是當你完整地讀完一本厚重的書籍,回到現實中的時候,會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滿足感,當你了很多很多時間去認真看完某一個系列的書,抬頭的時候,你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奇妙的。閲讀能夠減緩你疲乏的快速生活,在書裏,時間過得很慢,就像涓涓細流一樣緩緩流淌,一點點浸潤枯燥的生活。

我們需要慢下來,打開一本書,不管是工具書還是文學書,用書籍來充實自己,也不必説沒有時間,我們只要能夠坐下來,發呆和玩手機的每分每秒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