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原創專區 > 精選

眼見未必為實作文(通用4篇)

精選9.86K

篇一:眼見未必為實作文

眼見未必為實作文(通用4篇)

人們常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眼見未必為實。有時你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其內在實質你卻並未看到,一葉障目便會不見泰山。

人們總是以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為真相,以這樣的“真相”去判斷,發表言論。人們很少去刨根問底,發現事物的本質,太過於果敢,忽略了內外因素,忽略了眼睛所見事物的真偽,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

還記得老師給我們講的顏回與孔子的故事嗎?顏回準備了一碗米飯,本來是祭祀所用,但米飯沾上了灰塵,顏回就把它吃掉了。但孔子恰巧只看見顏回吃米飯的那一幕,就以為他在偷吃,結果誤會了他。大聖人有時也會考慮不全面誤會弟子,何況我們平常人呢?

現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的人總會傳播一些謠言,而不少網民們輕易相信這些虛假信息,以為在社交平台上所看到的就是真相,從而導致不良輿論產生了惡果。再如,我們身邊有的“朋友”“鄰居”,看似樂於助人,心地善良,可人心難測,誰又能肯定的説,我們看到的就是他們的真面目呢?對你噓寒問暖無比關心的背後,誰能完全排除他不是一個口蜜腹劍的笑面虎?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的動物可能為了食物而互相殘殺,可能上一秒還是風平浪靜,下一秒就是驚濤駭浪。古往今來,眼見未必為實的例子枚不勝舉,人們常會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讓我們看到的虛假一面掩蓋了真相和本質。

所以,眼見未必為實,記住這些,就需要我們層層推理,細細研揪,層層深入,分析真偽,辨清真相,才能變得明智!

篇二:眼見未必為實作文

走在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宣傳員正在發宣傳單,我接過宣傳單一看,發現又是那家小超市的宣傳單,我氣不打一處來,雙手將這張宣傳單揉成一個紙團,狠狠地扔進了垃圾桶裏。

這是一家小超市發的宣傳單,上面印着鮮美的蘋果,有水靈靈的葡萄,黃澄澄的柚子,如紅寶石般的石榴籽……讓人一看就垂涎三尺,可自從有了上次的經歷後,我便再也不去那家超市了。

記得那是一個週末,那時,我正在外面和小夥伴們玩遊戲,突然,我看到地上有一張比A4紙小一些的紙,花花綠綠的,我好奇心起來了,撿來一看,發現那是一張小超市的宣傳單,上面印着許多精美的水果,看上去又新鮮又便宜。這麼好的水果,我可得買一些嚐嚐啊!機不可失!這家小超市就在我們小區門口,於是,我決定去看看。

走進這家小超市,我立刻向果蔬區走去,一眼就看見了幾盒石榴籽。我湊近一看,裏面的石榴籽已經有些發白,並且有些乾癟,顯然已經放置了很久,失去了水分,和宣傳單上那些豐潤飽滿、如瑰麗的紅寶石般的鮮美石榴籽大不相同,超市裏的石榴籽就像打了敗仗的士兵,一個個有氣無力地躺在盒子裏。

石榴旁邊挨着的是十幾個堆在一起的柚子,這些柚子雖然體形很大,但是外皮枯黃,一看就營養不良。看看旁邊果拼裏的紅心柚子果肉,那些果肉已經失去了鮮豔的光澤,和宣傳單上的圖片截然不同,畫上的果肉如同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小夥子,眼前的果肉就是兩鬢斑白皺紋重重的老年人。

我轉頭望去,發現那兒有一堆蘋果,仔細一看,那些蘋果的外皮皺皺巴巴的,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有些蘋果已經變軟,腐爛,和那圖片上如同打了蠟似的蘋果有着天壤之別,宣傳單上是精緻美觀的工藝品,超市這裏卻是又老又舊的、剛出土的、破損了的古董,兩者相比,真是有着天差地別呀!

看來,有些宣傳單上的圖片也不一定是真的,只有親自觀察才能找到真相。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類似的事,眼見未必為實,只有多實踐,多考察,多思考,才不會被事物外表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篇三:眼見未必為實作文

在特定的情境中,沒有一種做法是完全錯誤或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所能做的唯有儘量完善方案,追求更小的失誤。

俗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至理名言自誕生之初便被無數“過來人”虔誠地捧起,一個接一個,傳至未來一代的手中。

而今,已邁入人生的第十八個年輪,接受了些許其餘平行世界理論的洗禮,不禁開始懷疑那句曾屹立於神壇之上的言語的真實適用性。我們耳聽的一定是假的,眼見的一定就為真嗎?

事實並非如此,或者説,並非所有事實均如此。

最簡單的便是色盲症患者。他們所見的,並不是被大多數人公認的“真實”的顏色,他們世界裏的色彩不過是他們的眼睛開的個“玩笑”。

再比如曾經著名的視覺測試,明明是兩根相同長度的線段,卻因端點處所帶箭頭方向相反,便給人造成一根長一根短的視覺錯亂。或許這次測試的目的便是要用科學的方式委婉地告訴人們,眼見的未必都是真的。眼睛未必有我們所期待的那般可靠。

中國書畫,繁多浩渺,其中一幅被挑出來,告誡觀者切勿以半畫而定全篇。畫的左側是一位成年男子,雙手伸向前,而頭卻望向後方。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他正行偷盜之事,令人不齒,但畫面展開,右側卻是一位摔倒的老婦,神情痛苦似在呻吟。觀此全畫,才知男子是去扶起老婦,心有不忍,絕非最初猜測中行偷盜之事。或許作家最初作此畫時未曾料想後人會有如此誤解,但此畫也確實證明“認偏概全”的錯誤性。

如今,正有大批“追劇族”“小説黨”在跌宕的情節浪潮中沉浮搖擺。擁有“上帝視覺”的觀者會因主人公的誤解而遺憾惋惜,大喊着“你看到的是假的”“不要相信你的眼睛”甚至恨不能衝進劇中“一語點醒夢中人”。而僅擁有“有限視角”的觀者亦如主人公一般身陷迷局,誰能料到如此冷酷的斯內普教授會因一雙酷似莉莉的眼睛而百般委婉曲折地保護哈利呢?若非最後進入斯內普教授的記憶,哈利或許將永遠怨恨在他眼中冷酷無情,忘恩負義的食死徒。若非奇洛教授親口承認,赫敏可能永遠認為施咒的斯內普是試圖加害哈利的兇手。

如此看來,連眼睛這扇心靈的窗户都開始變得有些不可靠了,那不禁會問,我們要底該相信什麼?“萬金油”式的回答便是“聽從自已內心的聲音”。但是,我們的心又不曾知道世間所有事情的真相,它所做出的判斷也未必就是正確的選項。大多時候,我們的判斷是主觀而感性的,而並非公正的客觀及理性。畢竟人只是人,而非能俯瞰全局的裁決者。

或許也正是因為選擇了那項當下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正確選項,才使得人不斷向前走。人不是先知,不能預料事情最終的走向,也無從知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更不能在事情發生後,借來鄧布利多的時間轉換器重回過去,重塑未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幾乎我們所有判斷與選擇的依據,都是來自耳中所聽,眼中所見。親身經歷或是調查訪問,在特定的情境中,沒有一種做法是完全錯誤或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所能做的唯有儘量完善方案,追求更小的失誤。

篇四:眼見未必為實作文

你眼所看到的一切一定是真實的嗎?未必。要知道,一葉障目便會不見泰山。

人們總是習慣了用自己的雙眼去評判事情的好壞,殊不知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許只是表面,真正的答案藏在深處,需要透過表面看本質,所以,眼見未必為實。

“所信者目也,而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這是聖人孔子的感慨。孔子的弟子顏回為祭祀祖先準備了一些米飯,因為米飯粘上了灰塵,扔掉可惜,所以就吃掉了。孔子誤以為他偷吃,可事實並非如此。

又如朝堂之上,一國之君,不僅僅要用眼睛看人,還要用心,否則焉知誰忠誰奸?一張笑臉背後可能藏着一顆陰險的心;一句忠誠的話背後可能暗藏着一場巨大的陰謀。身處帝位,高處不勝寒,甚至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有可能難以揣測。

就連在大自然中,這樣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一場花開未必代表着春天的繁盛;一場絨雪也未必代表着冬天的侵襲;沙漠裏海市樓的壯闊奇觀也僅是一種令人讚歎的自然現象;看似風平浪靜的大海,也許正醖釀着一場驚濤駭浪的鉅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它會想盡辦法來迷惑我們的眼睛。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我們要在內心深處進行分析和思考,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