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人物 > 心理

教學的幾點思考2000字作文

心理7.74K

提起作文教學,大多教師和學生都感到頭疼和困惑。但是在會考語文試卷中作文的分值超過總分的三分之一,被稱為語文教學中的“半壁江山”,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花在作文教學上的時間、精力不少,每次考試或作文競賽優秀作文卻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卻不少。下面就我個人的作文教學經歷談一些困惑。
  從國一新生入學開始,我就很注重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如兩天一篇日記,一天半張字帖,一個學期按教學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閲讀名著以及課外讀物,並定期檢查學生的摘抄本。每天學生感到負擔很重,我自己更是身心疲憊。作文課上,我從作文的立意、選材、結構安排等幾個方面一一講解、逐項訓練,學生寫完作文,我更是仔細詳判每篇習作,可是如此用心教學、認真工作卻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一鋪開稿紙,學生便茫然無措,無從下筆?究竟怎樣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靜下心來,反覆思考,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講課與習作雙結合。大家知道,語文教學包括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兩大內容。一般的語文教學方法是將講讀課與作文課完全分開來進行教學,認為兩者聯繫並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難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於是在講讀課上只進行範文教學,不搞作文教學;關於作文教學的內容或存在的問題則放到作文課上去教授、解決。其結果,無形中留給學生一個錯覺,似乎講讀課文與寫作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學生甚至更錯誤地認為不上語文課照樣能寫好作文。其實不然,在平常教學中,要把講課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要做作文教學的有心人;要站在新課改的高度,着眼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去看待我們的語文教學。作文教學並非是單一的孤立活動,它是在聽、説、讀、寫間構築的有機訓練鏈,並會產生滾動效應。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大都是學一個單元后,有一個和本單元相適應的綜合學習的寫作活動。如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一單元以寫人為主題的五篇文章《藤野先生》《我的母親》和《我的第一本書》、《列夫·托爾斯泰》、《再塑生命》,緊跟其後的是寫作訓練《獻給母親的歌》。我認為這樣安排有助於學生掌握本單元的修辭、語法、詞彙以及更多的寫作知識,並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加以利用,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主旨所在,能達到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讓學生按要求習作,從一個學生的作文中就能看出他運用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和效果。可見平常的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必備條件,只有二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日記入手,激發寫作興趣。魏書生説過:“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求真、向善、愛美。
  ”從日記入手可激活學生興趣,開學生寫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但要一改以往老師只佈置、不要求的不當做法,具體做法:學會觀察,寫好分類日記。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教給學生有條理、有層次、分類別寫日記的方法。A、寫人篇:對一個人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觀察描寫,不求全,但求真。B、記事篇:注意記敍六要素,注重交待事情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C、抒情篇:側重議論抒情,表明對一件事、一個人的看法評價,要去矯情、偽情,抒真情實感。D、説物篇:對自己喜歡的一個玩具、一件小擺設、一幅畫、一座建築物乃至一個奶桶、一件藏袍、一頭山羊等,有順序、有層次、有方法地説明其特徵,突出其重點。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要讓學生做到寫作時心中有數、有法可依,避免中等生以下的學生內容空洞的現象,從而提高整體的寫作能力。
  三、作文訓練要講科學,要提高效率。學生在作文訓練中,一般審題(擬題)、立意沒什麼大問題,只要認真專心就完全能做到。學生難就難在選材、構思、行文方面。首先是選材,絕大多數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資料,感到無事可寫,當然就無法思考結構,更無話可説、無法行文了。這其中的關鍵,一是積累材料,二是儘快將潛意識中的材料變成文章。怎樣幫助學生衝過選材、構思、行文的難關呢?不妨在作文指導課上用快刀斬亂麻的辦法,摒棄一切煩瑣程式,從基本結構入手,把構思法明確為:1、基本式——三段式結構;2、橫式結構;3、縱式結構;4、縱橫式結構。這四種結構基本把握了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以及散文的結構,能把學生從思緒中解脱出來。學生作文,不管是寫人還是記事,議論、抒情、説明,不管是什麼題材,只要用這些“模式”一套,即可“成型”。再根據文章中心迅速確定開頭、中間、結尾的要點,便可構思成篇。這其實有點像傳統教法中的寫結構提綱,只是比結構提綱簡潔、快速、明白罷了。
  四、加強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思維方法的養成,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
  1、逆向思維。即從與材料內容或題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傳統看法,想出與之相對或相反的觀點。運用逆向思維審題構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門弄斧,通常用來比喻和諷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顯示自己本領的人。如果運用逆向思維,便可以從中演化出“班門弄斧”又何妨,這種膽識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個成功者必有的嗎?
  2、多向思維。即從材料或題目的內容多方面去闡述,注意對事物的正面、反面、側面、縱橫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從而寫出別出心裁的文章。
  3、外向思維。即思維從自己思考的領域推向別的領域,再從別的領域得到有益的啟示、獲得信息,再反饋回來解決本領域的問題。譬如面對《夜》這個題目,可想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晝伏夜出的動物、加班加點的工人、破門入室的小偷、街道巡邏的警察等。

教學的幾點思考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