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會考 > 寫作分析

2020年上海會考作文點評:有一種甜(二)

近幾年來,當人們越來越被數理化虐倒在地的時候,對作文題的熱議,成為伴隨着會考、大學入學測驗的全民狂歡、媒介亮點。為什麼會特別對它們懷着好奇和期待,因為其中隱含着的不僅僅是教育的重點,也包括時代的關注及發展趨勢,可以作為一種軌跡和特徵。
  從題目來看,首先,這是絕大部分學生一下子能讀懂,且非常經驗化的題目,幾乎人人有話可説,可以將其稱之為“寬基礎題”,很輕易就能入門。
  接下來,就是徑的問題。讀題會升起疑問:這句話説完了嗎?我看到的第一反應,心裏很樂,有一種英語裏“Therebe”的熟悉感,是一種存在狀態的描述,題目中給出了境況,成為引子,需要學生來補充它,將經驗感知範圍內的回憶,在寫作中達成。
  第二個問題:一種什麼“甜”呢?僅僅是味覺上吃到糖塊的那種甜嗎?顯然不是的。中學生課業內容裏有對感知感覺的描述要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我們身體的基本感知,引發着進一步的心理上的感受感情感歎等。
  甜,在語義上不單指味覺,十分複雜。比如,視覺上看到的甜美,聽覺上聽到清甜,嗅覺上聞到的甜香,觸覺上帶來的甜蜜……可以引發多層面的通感式、聯想式寫作的可能性。
  不同的感受力、表達力,可以做出個人獨特的文章。這也是這篇作文的選拔性所在。
  也有人説,2020年發生了新冠疫情等等不如意事,有點苦澀,這個甜怎麼感知?
  記得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個人在井中,井底有毒蛇,井口有猛獸,這人在井壁上正糾結,突然井口滴落一滴蜂蜜,那人張嘴接住,用盡全力去品嚐感受那蜜的滋味。到此,寓言戛然而止。
  這個故事説的是,在困難苦澀的境況下,甚至在一些無能為力的時候,甜不能被遺忘了,否認了,那也是對生命中的一種希望。
  還記得最新播的一個美食紀錄片裏,第一集講的就是“甜”,其中説到養蜂人和蜜蜂的部分,主幹就是“為誰辛苦為誰甜”。
  可以説,甜,這份感知,不是單面性的,而是過程性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認知階段、年齡階段,都可以寫出自己獨特的答卷。

2020年上海會考作文點評:有一種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