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寫作網

位置:首頁 > 人物 >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精選19篇)作文

心理1.77W

篇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精選19篇)作文

佔智琪

初看這本書的名字,我還以為是一本給孩子看的美好的童話故事書,但看完後我發現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心理療愈讀物。

這本書其實也是《柳林風聲》的續寫,不過在《柳林風聲》結尾中改過自新,成為了符合朋友們對他的要求的蛤蟆先生,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卻抑鬱了。

鼴鼠在去看望蛤蟆先生時,發現原本熱情又時尚的蛤蟆先生變得不修邊幅、邋里邋遢,整個人都鬱鬱寡歡。於是鼴鼠告訴了好友河鼠,他們一起帶蛤蟆先生去了諮詢師看病。在十次諮詢過後,蛤蟆先生變得開朗了起來,最終擺脱了抑鬱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又何曾缺乏過蛤蟆先生這樣的人呢?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蛤蟆先生一樣幸運,他們抑鬱而不自知,連父母朋友也認為他們只是壓力大了,很少會有人帶他們去看病。其實剛開始的鼴鼠也沒同意讓蛤蟆先生看諮詢師,甚至認為蛤蟆只是腸胃不舒服。好在細心的河鼠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抑鬱症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它卻很容易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蛤蟆先生之前在朋友面前是那麼活潑,把情緒都藏在心裏,所以抑鬱的情緒日益增長,最終壓垮了他。但是抑鬱的原因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蛤蟆先生小時候父親經常責罵他,母親也只會在父親不在時關愛他。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可忽視,這直接導致了蛤蟆現在的討好型人格。

第一次去諮詢師蒼鷺那,蛤蟆先生就是為了讓朋友們放心。蒼鷺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他要求蛤蟆先生自願與他交談。也就是這裏蛤蟆先生學會了第一個道理:“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之後的諮詢裏,蛤蟆與蒼鷺逐漸交心,我發現蛤蟆抑鬱的主要原因還在他的朋友身上。蛤蟆的朋友老是責罵他,蛤蟆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心中卻極為不快。所以在蛤蟆的眼裏,自己一事無成,活脱脱是一個失敗的實體。每次發生了什麼事情,蛤蟆總認為是自己的錯,甚至從未發過火。對此,蒼鷺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導致蛤蟆悲傷的不是事情,而是蛤蟆自己。是蛤蟆自己選擇了悲傷,選擇了痛苦。

所以我認為,導致蛤蟆抑鬱的直接原因就是蛤蟆自己。也許事情並不是那麼的令人痛苦,但是蛤蟆把責任都堆到了自己的身上。

我們不能像蛤蟆一樣,我們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要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遇到了煩心事,也要和朋友家人交流分享。

故事的最後,蛤蟆在蒼鷺的引導下走出了陰影,互道感謝後再也沒有見過了。其實鼴鼠在故事的開始也是心情煩悶,抱怨好友的缺點,但在結尾他卻放下了這些情緒,開啟了新的生活。蛤蟆先生、河鼠、老獾也都各自計劃好了未來。他們都奔向了陽光的生活。

我們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不讓抑鬱傷害了自己!

篇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葉心怡

這本書的內容很簡單,講的就是標題:得了抑鬱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通過和心理醫生的多次面談,最終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狀態,變得越來越會表達自我,調整自我。書籍中將一些淺顯易懂的知識點,貫穿在蛤蟆先生和心理醫生的談話過程中的,結合了蛤蟆先生的經歷,讓枯燥的心理學知識邊得淺顯易懂,讓人可以很快的理解。書籍中講述了:“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感覺都很新穎獨特。

講到“兒童自我狀態”:一個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他的行為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這不同於“幼稚”,而是像”像孩子一樣“,書中描寫到:蛤蟆先生在被獾嚴厲批評教育時非常的不快樂,覺得自己被羞辱,緊接着痛哭起來,拒絕思考其他事。作者還講到:”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因為,當我們剛出生時,只具備幾種基本的情感。緊接着,在幼年這些情感逐漸發展,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會成為自我的核心。無論人年紀多大,都可能處在兒童狀態。每一個人,都要學會從經驗中學習,這種學習不僅涉及用頭腦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所以,理解童年,理解人生的階段,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其實我們任何一種情緒,開心、快樂,傷心、憤怒,都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和自己對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否認我們的情緒,無論是無視或者是壓力,都會指使我們殘缺不全。不要拋棄自己的情感,而是與它和解。我想: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定要經歷行為調整狀態,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需要勇氣和決心。

和自己的情緒和解,努力“我好,你也好“。

篇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陳浩楠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朋友們眼中熱情活潑的蛤蟆先生得了抑鬱症,在朋友的勸説下去看心理醫生的故事。書裏面大多數的內容是心理醫生和蛤蟆先生的對話內容與場景描述。在一次次的心理談話中,蛤蟆先生被引導着探尋自我,逐漸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慢慢走出陰霾,成為一個健康且自信的紳士。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用童趣的口吻説清楚了抑鬱症這件事情。並且向我們展示了蛤蟆先生抑鬱症出現的原因,以及他如何走出來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耐人尋味的話語,非常簡單樸素,但很有意思。這些我都一一摘錄了下來,映射到自己的胡思亂想上,也為自己的一些想法找到了答案。

在這本書裏,將蛤蟆先生從抑鬱症裏面解救出來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緒,做到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真實的抑鬱症患者是一羣脆落的羣體。他們因為自身的思維與行為模式遭受過許多打擊,會時常感到沮喪,這是原罪。而壓倒他們的,通常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思想,在和自己思維的鬥爭中,總是下意識退讓,任由自己的壞情緒壞事,事情就會往死循環走去。

書裏面從情緒入手,介紹了人的三種狀態,再從人的狀態去解釋了蛤蟆先生為什麼會患有抑鬱症。之後再根據不同的行為導向去分析為何行為會被情緒牽着走,最後通過不同條件做法,將怪圈打破,使心理狀態走向正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心理醫生一直都遵循很好的原則,那就是從來都沒有過告訴蛤蟆先生要怎麼去做。他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蛤蟆先生自己學習理解,去給事情和情緒做整理和歸納。使其最終給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解釋,從而也能克服畏難情緒為面臨的困難做一個決斷。

這本書看完以後感受到很多有趣的觀點。比如説,從嬰兒和孩童的視角去描述了為什麼父母行為模式對孩子的影響之深。以及漫長的人生其實是一場無止境的潛意識自證。還有關於人生這一幕,以自我為主角來看,可以當成有無劇本的演出戲碼。這一點倒有點像我和朋友以前討論的“英雄遊戲”。

以及延伸來想,我感覺人就像一個個給定閾值的隨機信號,我們的大環境也是隨機既定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卻又因緣際會大不相同。

篇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吳雙

冒險歸來的蛤蟆先生,繼承了父親的莊園,成為了一個富有的莊園主。在別人的眼裏,自由又快活。但蛤蟆先生卻因自己遭遇而抑鬱——他經常失眠,懶得打扮,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在朋友們的施壓和懇求下,蛤蟆來到了諮詢師蒼鷺那裏,等待着蒼鷺開啟一場宂長的訓誡。但是蒼鷺卻告訴他,你不是來訪者,我不會幫助你的。

這段看似日常的對話,蛤蟆先生的回答表示,他並不是自己想要尋求改變,他的一舉一動、意見想法可能都只是源自別人的建議。他也許知道自己想要變好,但全身的每個細胞都在抗拒。一個不是真正發自自己的內心想要尋求幫助的諮詢者,沒有任何可能能在心理諮詢中獲得有效的結果。蒼鷺從沒強行向蛤蟆先生灌輸任何概念,只是引導他不斷地發現。當蛤蟆習慣性説“我很好”詩,蒼鷺讓他看到悲傷與絕望,追問蛤蟆“真實的感覺”,因為情緒正是瞭解內心世界的入口。結束諮詢的那天,蛤蟆先生去參加了朋友聚會--他們盡享佳釀,講述未來打算。蛤蟆先生説,自己已經賣了莊園,準備去倫敦闖天下,他不再抑鬱,不再拉扯糾纏,他終於又成了曾經開朗、熱愛冒險的蛤蟆先生。

可現實卻沒有童話之中治癒那般簡單,確實我們很多時候如蛤蟆先生一般,懷疑自己一無是處,他不瞭解自己,常常自我否定。他渴望被接納,卻不知如何尊重與接納自己,總是心口不一,也許這很難,但是能幫助的只有自己,需要轉變觀念,首先這個世界你就是獨一無二,沒有人會比你自己更愛自己,在某些方面我們並不值得被那些條條框框定義你的價值,這是不可定義的,因為生命本來就是神聖,“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常常會把缺點無限放大,以短比長從而不斷否定自己,這心理其實和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身處大環境有關。

往往背後有一個挑剔型父母,他們控制慾強,他們總在指責別人,動不動就焦慮得隨時會發脾氣,還想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來評人。有時候他們會擺出“養育型父母’的姿態,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為你好’之類的話。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因為他們總在怪罪別人。他們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對外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怒火轉向別人。有趣的是,如今真正可以和父母如同朋友一般相處很多,其實很多父母都不能控制情緒,卻是在發泄情緒;而多數父母現在和孩子相處方式大概是不健康的,雖然是雙方都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在情感上卻是喪偶式,不能讓孩子有所認同感,並自我懷疑與自卑,不能明確瞭解自己的優勢,而與其説是孩子脆弱不如説是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導致。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轉換視角來理解孩子。而不是以成年人的視角來觀察,還有就是一些時候父母和孩子彷彿如兩個對立不平等的階級,做不到好好交流溝通。

是啊,人們不停追逐愛,渴望成長,卻又拒絕面對拔節生長伴隨的苦痛,不斷否定,懷疑變化,恐懼未知,封閉自我,用慣怒對抗外部也對抗自己,攻擊他人也攻擊自我。應客觀看待,而不再感到羞愧,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愛自己,勇敢的去鬥爭,去成為獨立的自己。‘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錨定我們的人生座標,這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信念不僅是成熟的接納自己,更是求同存異的欣賞他人接納他人。成長的本質就是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這樣才可以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成長很難,但是不得不經歷,逃離那個舒適的地方。

“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悦朋友們才想諮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為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再見,蛤蟆先生,哦不,是那個躲避在壞情緒後面的自己。你看,此後的每一天,都充滿了令人激動的可能。

篇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陳奕帆

心理疾病在近年來愈加受人重視,而不良的情緒及狀態正是它的主要病因之一。輕則喪失信心,或在暴躁易怒的路上越走越遠;重則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狂躁症等,以致於最後走上自殺的不歸途。而青年人正是這“不安定因素”的最大受害者。青年人躁動的情緒,不安於現狀的性格,大腦各部分發育速度不一致等特殊的條件,極易使“痛苦”“悲哀”“抑鬱”等不良情緒趁虛而入,經過長期的潛伏後,才露出它的“狐狸尾巴”甚至是“獠牙”但這時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本書的主人公蛤蟆先生,雖已成年卻童心不改在野樹林裏“為禍四方”,險些在監獄裏度過一生,才使他稍有收斂。但這一段經歷朋友改變了對他的印象,同時他自己陷入極端情緒的深淵。在諮詢師蒼鷺的幫助下,他才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歷,時而歡笑,時而落淚不語,他也開始變得像個成年人。而這種沉穩正是我們青年人所需要的。

在幾種極端情緒之中,憤怒尤為令人膽寒。俗語有“衝動是魔鬼”一説,所以控制憤怒的能力尤為重要。文中曾舉過一例“想象一個煤氣罐開始發燙,壓力越來越大,有爆炸的危險,怎樣可以迅速減壓?”

當然,迅速將閥門開到最大,讓氣體能以最大強度噴出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方法——破口大罵,上前對質……讓自己的怒火從體內噴湧而出,燒傷他人、摧殘自己。

以上方法的使用者被稱為適應型兒童狀態,這類狀態往往使人沉浸於兒童時期的回憶中——如同剛開始的情緒三原色一般,心理年齡不再成長。即將步入成年的我們,心理怎麼可以還活在童年時呢?於是乎,我們要用冷靜理智的分析,代替無意義的爭吵,將怒火以積極的情緒緩緩釋放,使自己在分析中有所收穫。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進入的狀態,也是相較於兒童狀態更復雜、更冷靜、更善於傾聽的成人狀態。

有了一個温和的狀態,我們還需要一個“不易燃”的小宇宙——人生座標。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的智慧使我聯想到書中的兩種座標:我好,你不好;以及我不好,你好。心懷這兩種小宇宙的人,他們用自卑或自傲來保護自身,用憤怒來攻擊他人,很顯然並不受人歡迎。不因他人的境遇好,而羨慕自卑;也不因自己的得勢而肆意妄為,貶低對手或同伴。這種謙遜之風,才是我們新一代青年人最該具有的品德。

步入青年的我們,擁有一個不易燃的小宇宙才能更好地在高中這個大家庭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才華。採用書中的“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座標能帶給我們在學習,生活上的正向激勵,使我們在求學這條漫漫長路上勇爭潮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這樣一個能看到同學優點,並加以學習、看到同學缺點,能直言不諱的優秀自己,就算是再怎樣地重壓,我相信你也能活出自己的神話!

願我們都能在這個獨特的青年時期裏,自信自強的展示自己,譜出屬於我們的華美樂章,讓世界感受新一代的力量!

篇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張恩熙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題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是我在逛書攤時無意間發現的,剛開始讀它,也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剛上國三,正是最重要的時刻,而我卻無比的迷茫,如同書中的蛤蟆先生一樣陷入了抑鬱。

蛤蟆先生的童年非常糟糕,嚴厲的父親從來不會給他笑容,甚至覺得小蛤蟆一直達不到他的要求,而母親又極其的對丈夫唯命是從,雖然小時候也曾和母親嬉笑打鬧,但因為母親十分害怕惹丈夫不滿,也就常常收起慈母的形象,連與小蛤蟆擁抱的次數都是極少,一個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了總是會更加渴望獲得被愛的權利,可是,在後面蛤蟆先生逃出監獄被扔到河中後,救起他的河鼠第一時間並不是關心或者安慰他,而是數落他,長輩獾也總是像他的父親一樣教導他,説他很失敗,這導致了原本就缺愛的蛤蟆先生一點點沒了自尊,沒了生活的動力,逐漸頹廢起來。

我一度的覺得我和可憐的蛤蟆先生是相似的,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沒有獲得肯定的鼓勵,往往是被忽略的那一個。但是蛤蟆先生很幸運,他的難過被朋友們發現了,在朋友們的勸説下,他去看了心理諮詢師—蒼鷺。擁有豪宅豪車,當着校董的蛤蟆先生對蒼鷺喊着“我這一輩子幹了什麼?”他看似什麼都不缺卻丟了最重要的東西—自己,他渴望獲得愛,渴望被接納,卻又否定自己,所以才在痛苦中掙扎,存在主義治療師歐文亞隆曾説“當我們壓抑或否認自我,哪怕只是一部分,代價也是高昂的。因為身心會受到無形的束縛,終日惶恐。只有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讓心靈獲得自由”。在每一次諮詢中,蒼鷺醫生都會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線,指引蛤蟆不斷認識自我,並完成痛苦的蜕變。從一開始的牴觸到後面的敞開心扉,從一開始的難過、憂鬱到後面的活潑、熱情,十次的談話讓蛤蟆先生解開了心結,也讓他認識到了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他開始整頓蛤蟆莊園,和朋友們聊起了理想,重新變成了那個幽默風趣的蛤蟆先生。看這本書時,我也在積極配合治療,如今也有了好轉,我相信我也會和蛤蟆先生一樣康復。

書中的心理諮詢師蒼鷺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戴博德的化身,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為了讓人們更加充分的瞭解心理諮詢從而創作了這本著作。但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讓人們認識了心理諮詢這個專業,更讓人們深刻的瞭解到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也許他們並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矯情,而是長久的壓力無處發泄才導致的精神障礙。2021年我國確診了超過5400萬名抑鬱症患者,每年超過20萬人自殺身亡,不難想象如果蛤蟆先生的朋友們沒有及時發現他情緒低落,也許他也會走上不歸路。家人的理解、陪伴以及朋友的鼓勵是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精神食糧,若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相信他們,那他們又怎麼會相信自己能夠好起來呢?

相信每個人在讀完這本書後,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最重要的應該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別人的評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開心!

篇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王袁鋮昊

“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煙花似火,猛烈灼燒着江南。

身上,感受到的分明是透心的涼。窗外玻璃珠猛往地上砸,颱風帶來的不止黑暗,還有無盡的空虛,無止的孤獨。心中壓抑着一塊大石頭,翻來覆去都無法入眠。挑本書看吧,往往書就是最好的安眠藥。煩悶地拍亮燈,湊到書櫃旁掃視着一排排書名。終於,雜亂中抽出了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一讀便是一晚上的深思。孩時曾翻看過一遍又一遍的《柳林風聲》,帶來歡樂與趣味。卻從未料想,主人公蛤蟆在奇幻充實的冒險後,會宅在落寞的莊園中,不再與任何人交談,在灰塵與黑暗中一動不動。顯然,他有些抑鬱。好心的朋友請來了諮詢師蒼鷺,才在一次次交談中走出自我。

童話的外表下,卻比原著多了一份內在。在勇敢與善良之下,蛤蟆也曾生活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中。從未受到過表揚鼓舞,將憤怒轉化為撒潑慪氣,以至於退縮,將對他人的憤怒都看作自責與內疚。長大成人,縱使再也沒有親人命令,卻依舊生活在“兒童自我狀態”中,來自朋友的責怪,終使他遠離社交,遠離恐懼。

事實上,很少有恐懼或是自責,可卻依舊不能入睡。究竟糾結着什麼,獾,給出了答案。看似不起眼的配角,卻在無形之中將自己當做朋友的“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評判着他人的一切行為,將蛤蟆一步步推入深淵。試問自己,有沒有曾將一切責任推給過犯了錯的同學,有沒有曾自以為是的在討論中下定結論,有沒有耐不住性子去打斷對方?回想起自己之前曾可能做出不恰當的行為,不禁一陣寒顫。原來無形中,也在對身邊的人造成傷害。可能老獾從未發現自己的強勢給人所帶來的不安,以至於最後的聚會上依然威懾住了蛤蟆和許多人。而現實中我們能做到的,便是發現自身的不足,去改正自我。

蒼鷺沒有告訴過蛤蟆任何治療抑鬱的方法,一直在提問與解釋中開導蛤蟆。在一次次的訪談中,他們瞭解了蛤蟆所處在的孩子狀態,分析了讓蛤蟆不舒服的成人狀態,最終點入關鍵的成人狀態,都是在蛤蟆的感悟中而得出的。他們都向往着成人狀態的獨立卻有愛,可真正進入,只能是自己的不斷嘗試,不斷在接觸人們時調整對自己、對他人的態度,從而達到心理的完善。

所以,該如何不再去傷害他人,還得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尋找答案。

心中的落寞,被一陣不知何處吹來的微風輕撫而漸漸消散,輕煙中浮現了紅的暖,橙的柔。雨聲變淡,在深思中,漸漸進入夢鄉。

進入成人狀態吧,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無需將能力提升得多高,於眼前的生活中與每個人處好關係,放平心態,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變化。

篇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陸琳奕

昨夜凌晨花了兩個多小時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故事很可愛,這種童話式的小説已經多年未讀了,忍不住一口氣讀完了全書。

這本書講的是一隻患有抑鬱症的蛤蟆接受心理諮詢的故事。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蛤蟆先生不斷認清自己,並且尋找更好的狀態,成為更好的自己。但這一切,要從他的原生家庭説起,書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蛤蟆先生的家庭和他過去的性格。蛤蟆先生的祖父,父親都對他很嚴厲,並且與以厚望,他的父親一生都在盼望蛤蟆先生能夠成為他理想的樣子。而蛤蟆先生的母親是一個全方面依賴他父親,只會在父親不在時才對他温柔,陪她玩的人。

在蒼鷺給蛤蟆先生的心理治療中,不難看出,童年對蛤蟆先生的性格和一生的價值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説,童年才是一切的開始。有人説,幸福的童年治癒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自愈。其實蛤蟆先生的童年稱不上不幸,只是他父母對他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是孩子無法接受的,是過於強硬的。在書中蒼鷺説過一段話:“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而蛤蟆先生對這樣的家庭狀態的應對就是順從,由順從行為引申的是取悦、道歉和依賴。這也造就了蛤蟆先生的性格:軟弱、順從他人、好欺負、渴望得到認可、害怕孤獨……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説,我們都在經歷這樣一場“戰鬥”,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開始戰鬥,我們不得不去迎合,去學着生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無法去評判誰對誰錯,我們要做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認真地過好每一天,讓人生更有意義。但對於蛤蟆先生這樣的人來説,面對過去是憤怒的情緒。那他就首先要接納自己的過去,要學會接納並原諒自己的原生家庭,從“適應型兒童狀態”走出來。因為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不是他們的錯,嚴厲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沒有學會怎麼教孩子,但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啊!同樣的,蛤蟆先生有錯嗎?他也沒有錯,他本就無法選擇家庭,而在那樣的家庭中被迫選擇了人生。而對於另一種人來説,他們出身在不錯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被給予了自由和快樂,那是一件幸事,更應好好珍惜。總而言之,面對生活的第一步需要我們接納過去,原諒過去。

我們一天天長大,學會了思考。需要我們用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需要我們在“成人自我狀態”中,學習新的理念和新知識,擺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才算活成了自己,而不是父母的縮影。我想,當年新文化運動盛行,那麼多青年人投身其中,他們用自己的力量試圖改變當時的封建與愚昧,改變數千年裏來的封建制度,正視自己的國家與民族,接受過去的所有,然後用所有的力量,改變人們的思想,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啊。他們一定是在一種“成人自我狀態”中,以極大的勇氣和信念成就這一切,最終讓人們開始逐漸走出封建愚昧。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在看書的過程中以一種“成人自我狀態”去完善自己,不受舊理念的干擾,學習新知,接受新的理念,重視過去的觀念,努力變得更好。

我想,在蛤蟆先生接受心理治療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次心理治療。希望我們都能在這次心理治療中,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從此心向陽光,眼中盡是春暖花開。

篇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範怡樂

在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有自己受傷的往事,它就這樣慢慢沉積變成一根鋒利的刺,狠狠地刺着受害人的心。

抑鬱,看似虛無縹緲,但他足以讓一個一向愛笑愛鬧,沒心沒肺的人一反常態變得鬱鬱寡歡。蛤蟆先生就這樣突然地一人躲在屋裏,連起牀洗漱的力氣都沒有,看見人就放聲大哭,好似泄氣的氣球,毫無昇天的慾望,就這樣慢慢的落入低谷。朋友們十分擔心他,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

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諮詢師站定了,直視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説:“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就這樣他們進行了10次的心理諮詢。

蒼鷺循循善誘,通過分析蛤蟆先生從前的過往,與父母的關係,漸漸打開了蛤蟆先生的心結。蒼鷺認為人一般存在三種狀態,即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人會隨着情緒的改變而處於這三種狀態中的一種。人們是自主選擇了情緒的變化,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他們的行為所導致,抑鬱症患者總是把事情都歸咎於自己,蛤蟆先生也不例外,他只是一味地迎合別人,默默的承受。“我不是會輕易發怒的人”多麼悲哀的蛤蟆先生,就連哭也只會在蒼鷺面前,袒露心聲的時候發泄。他被父母,被朋友傷的很深,那些往事已經深深落在他小小的心頭,刻骨銘心。這刺無數次的扎透他幼小的心靈,最終不得不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像蛤蟆先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受到人們善待的抑鬱症患者卻少之又少,這種開不出病例的疾病,被人們嘲笑,被人們看不起。他們只能在無盡的深淵中苦苦掙扎,最終迎接他們的可能只剩下滅亡。

幸好世界上有那麼一羣人,他們能靜下心來,沒有歧視,就這樣靜靜的慢慢的傾聽他們的故事。他們會為他們的遭遇而惋惜,他們會為他們出謀劃策,讓他們一小步一小步地脱離苦海,教他們學會去面對去正視問題。蛤蟆先生在蒼鷺的幫助下學會不埋怨他人,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做到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從兒童狀態走到成人狀態最終是依靠自己。

這部來自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真實不做作的,讓我們瞭解了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救過程。他用最樸素的語言向每一位讀者訴説,抑鬱症是病,他需要人們去重視。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相信,真正能夠治癒自己的人,還是自己。讀完這本書,我們跟隨蛤蟆先生的成長與改變,也讓自己經歷了一場心靈療愈,從孤獨到快樂到拔出那根刺自己也可以做到。

篇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張曦文

蛤蟆先生一直以來扮演着大家眼裏負責逗趣和搞笑的開心果角色,從來沒有人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他們推開蛤蟆莊園的大門,卻看見崩潰大哭的蛤蟆。

悲傷甚至抑鬱這種情緒,其實悄悄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但為了達到讓他人感到滿意的目的,我們通常會選擇用“沒事兒”之類的客套話去掩蓋自己真實的想法。漸漸地,失意落寞在心底積聚成對自己的質疑和對未來的絕望。可是究竟要怎麼合理地釋放正常的負面情緒?心理醫生蒼鷺為蛤蟆打開了一扇探索自己的大門。

“你感覺怎麼樣?”這是每次面診蒼鷺都會提出的問題。從第一次回答問題時的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後一次的自如和侃侃而談,蛤蟆正逐步學會揭開他在潛意識中蒙在心頭的面紗,與心靈深處真實的自己對話。他在蒼鷺的引導下回顧自己不願提及的童年往事,並被告知作為一生伊始的童年經歷會對人生之後的所有階段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正所謂“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蛤蟆嚴厲的父親軟弱的母親,以及過於優秀的祖父,都導致他無法避免地在與他人的比較和長輩強加的期待中長大。成年人擁有三種自然狀態:兒童狀態,即被動地接受責難;父母狀態,即主動地施加責難;成人狀態,也就是最為理智且能夠就事論事地思考的狀態。而擁有過分沉默自卑的童年經歷的蛤蟆,似乎也因此失去了進入父母狀態的能力,長時間處於兒童狀態裏,任由幼年時期為了適應環境所形成的習慣和行為將自己圍困於其中。

“大家對我生氣時,我就會不自在,只要能讓他們重新喜歡上我就行了。”為了規避一切可能發生的爭吵、打鬥和分道揚鑣,蛤蟆選擇用一再道歉迴應他人對自己的指責。在面對別人過分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怒火時,蛤蟆不是沒有過憤怒,不是沒有想過去用言語回擊,但他最後還是把憤怒轉化為了對自己的懷疑。“我會不會做得還不夠好?”“如果我再做得更好一點他會不會就不這樣説?”處在“我不好你好”心理的人們總是把所有過錯最終都歸咎於自己,正如蒼鷺所説,這其實是人們與施難者的一種“共謀”,即無意識中配合對方的無端為難,顯得自己愚蠢而弱小。這種説法曾讓蛤蟆覺得惱火,可他最後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的一昧忍讓自責是導致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之一。

看着蛤蟆從最初那個自卑毛躁而鬱鬱寡歡的樣子,到後來變得開朗大方,對人生有了充滿信心且較為完整的新規劃,甚至學會反抗他人的自以為是,我不禁覺得感慨。在追求社會關係和諧的這條路上,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帆風順,抑鬱並不是見不得人的情緒。悲傷和憤怒應當以一種攻擊性較弱的方式釋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兩方磨合而非一方退讓。學習這個道理不僅僅是為了讓彼此的交流更加舒適,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情商,不破壞自己的好心情。

最後,把蒼鷺先生説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每一個在絕望與逆境中掙扎的人們,願你們最終都能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

我的小宇宙燃起來了,怎麼辦?

篇十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曹穎

2019年世界衞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患抑鬱症人數逾9500萬,這就意味着,差不多每1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得了抑鬱症。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輕生死亡人數高達100萬,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為中國人,但是,我國抑鬱症就醫率僅10%!一系列數字看得人驚心動魄,很難以想象在這麼多抑鬱症患者中大多為年輕人,很多年輕有為的人本可擁有更燦爛的人生,卻因抑鬱而終日悲傷,最終走上自殺這條道路,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為此,很多心理諮詢師開始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英國有一名心理諮詢師名為羅伯特·戴博德寫了一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借用英國家喻户曉的童話故事《柳林風聲》裏的人物,通過患者和諮詢師之間的互動向讀者展示一個抑鬱症患者如何找回快樂和自信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蛤蟆本是一個熱情、時尚又愛冒險的傢伙,最近卻陷入抑鬱,不能自拔,蛤蟆的摯友鼴鼠、河鼠、老獾聽説後決定出手相助,他們勸説蛤蟆去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諮詢,被勸説的蛤蟆來到蒼鷺小築576號,見到了諮詢師蒼鷺,在後續的十次面談中,蒼鷺一步步地引導蛤蟆,讓他知道自己處於什麼狀態,並且自己一步步探索出擺脱痛苦的辦法。最後,蛤蟆走出了“兒童自我狀態”,在“情緒温度計”上的打分從1分變成了9分,找回了自己的快樂和信心,在心理上真正長成大人。

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蒼鷺説的那句“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蛤蟆在每次面對獾的批評時,都會將自己的憤怒轉化為內疚、自責,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自己把事情搞砸了,這正是“自我兒童狀態”的體現,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人心理就像兒童時期做錯事被父母責罵時的感覺一樣,正是這種自我批判使蛤蟆覺得他對他自己對別人都沒什麼價值,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處於這種狀態下,面對上司的指責,父母的責備,他們會自責,太多的自責堆積起來的後果就是終日鬱鬱寡歡,對所有事情都沒了興趣,整個人變得邋遢,最後患上抑鬱症。

獾是蛤蟆的父親的老朋友,在蛤蟆看來,獾就如同父親一樣,自責和教導蛤蟆,在蛤蟆患上抑鬱症後,獾想接手蛤蟆手中的工作,面對獾的咄咄逼人,蛤蟆明明不滿卻又不敢反抗,此時的獾處於“父母自我狀態”中,而“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和“養育型父母自我狀態”,獾屬於前者,處於“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的人喜歡批評人、嚴厲、容易憤怒,並且喜歡教育別人,對別人評論十足,在生活中,我們的上司大多處於這種狀態,對待員工挑剔且易怒。

最後,希望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能夠向諮詢師敞開心扉,願意去做心理諮詢,就像蒼鷺所説的“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都得處於自願”,希望有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能早日康復,睜眼去看這美好的大千世界。

篇十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彭佳琦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這句話出自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所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蛤蟆先生和蒼鷲的十次面談,蛤蟆先生通過這十次面談,逐漸走出抑鬱,去真正的瞭解發現自己,並在最後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標。這個轉變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在每次面談後蛤蟆先生都會去有意識的自己去思考面談時得出的結論,把自己身上的問題結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前發生的一些事情上,並不會像之前那樣整天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蒼鷲第一次問蛤蟆先生“你覺得怎麼樣”時蛤蟆先生的侷促還有自己下意識的就回答道“很好,謝謝你”和之後迫不及待的向蒼鷲分享自己的感受,這都是蛤蟆先生進步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蛤蟆先生和蒼鷲討論到了兩個狀態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在書中這兩個狀態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蛤蟆先生和獾,蛤蟆先生在小的時候就一直順從某個人,從來就不會與他爭辯,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去想着該如何去取悦那個人。而獾則是屬於“父母自我狀態”中的“挑剔型父母”愛批評別人,很嚴厲,在之前對於蛤蟆先生做的一些事幾乎都是在批評他,這也讓蛤蟆先生時常能想起他的父親。

這樣類型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商場裏孩子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躺在地上翻來覆去的引起父母的關注;在工作中因為上司當天的心情不好,你上交的文件剛好就有一個小錯誤上司就把你叫到辦公室裏罵你,那在這個時候上司就正處於“挑剔型父母”的狀態裏,這類情況有很多種,在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遊戲是現在人們經常玩的一個活動,在心理學中也有許多遊戲,書中寫到的大部分類似於角色扮演這類,如“我很可憐”“猜猜我在想什麼”“我真不幸”等,比如“我很可憐”他可以隨時講出一大堆讓別人覺得他可憐的事,最後可能只記住了那些讓他覺得難過悲傷的事,而一直在忽略發生在自己或是身邊的美好。在書中的一段裏蒼鷲就和蛤蟆先生玩了個遊戲“猜猜我在想什麼”用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提問來讓蛤蟆先生去理解,並在這些面談中潛移默化的幫助蛤蟆先生從兒童自我狀態轉化為獨立個體。

在這本書中蛤蟆先生的形象與現在生活中的部分人是有相似點的,有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困難或是一天天下來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每天像是飄在水裏的浮萍,隨波逐流,不知道去哪,自己該做什麼,但身邊總會有一羣朋友,在你身旁鼓勵着支持着你,幫你一起想辦法一起做出行動。只要你想出來,離開現在的困境,找對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就一定會成功。

在這本書的最後,蛤蟆先生騎着自行車放聲高歌,很累但也很開心,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有什麼困難,只需要你自己調整好心態,明確好目標,就努力去實現完成它。

篇十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何弘樂

一向樂觀自由的蛤蟆突然陷入了無可挽救的低落泥潭之中,這對於他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周圍的好友——互相有些芥蒂的豚鼠與鼴鼠,還有一直沉默嚴肅的獾先生察覺到了他的反常行為。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蛤蟆先生敲開了森林中那個唯一可以救治心靈重病的地方——蒼鷺先生的巢穴。從他敲開這扇門開始,這個穿着白大褂的心理諮詢師就一步步引導着他打開自己的心扉,一步步去探尋自己的內心。

蛤蟆初開始是有些不適應的,朋友們將他送來,他總是一副自我隔離的姿態。蒼鷺一眼看出了他的內心,於是很快結束了會談,讓蛤蟆先回家,這讓蛤蟆很是困惑。然而蒼鷺給他的答案是:我隨時等你。“你”才是來諮詢的人,需要對自己的病症負責。諮詢的雙方需要“合作”。於是,從接下來蛤蟆一次次去主動回憶自己的過去,走進自己的內心開始,他內心的陰霾逐漸消散,他也由原先的自卑與自我否定,成為了一個內心温柔而堅強的人。

對於像蛤蟆這樣敏感而又易碎的人,就好像是剛脱胎於母體的新生兒一般脆弱。從一開始不斷順從於長輩,甚至是順從於現實生活壓迫的“適應性兒童狀態”,慢慢到代表挑剔與教育的“父母性狀態”,最後再到獨立的“成人型狀態”。蛤蟆不斷將自己的人生與過去的痛苦拆解開來,再由蒼鷺帶着他一步一步去面對他的痛苦來源。

他的一生波瀾壯闊,但過分離奇的冒險與戰爭經歷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兒時的他極其不喜歡父親的獨裁與母親忽冷忽熱,這給童年的他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也是他痛苦的根源。“幸運的人一生都在用童年治癒自己,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蛤蟆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這導致他成年之後也無法擺脱這種狀態,面對曾經作為管家而十分強勢的獾先生,他始終無法鼓起內心的勇氣去與他談判。更可悲的是,他會認為自己是弱小的,始終像是一個青春期的少年。這正是他的自卑。父親與獾先生的否定,加劇了他的不自信,也導致了他次數頻繁的外放的憤怒。而外放性的憤怒,則恰恰是一種幼稚的表現。蒼鷺先生引導蛤蟆不斷去找的自己憤怒的來源,與來自自身和周圍的誘因,通過合適的方式,如卸掉煤氣罐的閥門一般排解情緒。這種方法同樣也可以適用於自我的“理療”,引導自己不斷去找尋一個又一個原因,再總結和釋放自己。

毫不意外的,通過不斷追溯因果,蛤蟆先生平靜地敍述了自己的人生的同時,也慢慢找到了父母身上的挑剔父母型人格特性,由此漸漸搭建起了自己的自信心,找到了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他不再覺得自己虧欠他人什麼,也不會像父母和獾先生那樣將罪過無意識歸結於他人頭上,而是正如蒼鷺醫生所説,他漸漸地擺脱對父母意識的依賴,不斷反問自己,甚至是反問蒼鷺醫生,逐步地走向清晰地獨立。至此,他也走向了“成人型人格”。

但正如蒼鷺醫生所言,“兒童型人格”“父母型人格”“成人型人格”就好比三原色的調色盤一般伴隨人的一生。在“兒童型”與“父母型”人格時,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人們又有屬於自己獨立的意識,而走向代表成熟獨立且象徵着責任的“成人型人格”,也是每個人從病症走向健康,從幼小走向成熟的標誌。誠然,蛤蟆最後做到了。他不再逃避與荒廢家族產業,不再惶惶不可終日,而是打算接受並另起爐灶,開啟新的生意。

在最後一次見到蒼鷺醫生的時候,他們也為這次合作的心理諮詢做了一次莊重的告別。在歡送聚會上,也終於放下心中的石頭,與大家愉快的唱着歌,一同道別彼此。

每個人都會遇到成長上的困難,童年的陰影揮之不去,就會將自己拉入深深的沼澤,讓人走入痛苦的惡性循環。而破局的關鍵,就是不斷打破桎梏。“成長的道路註定是痛苦的”,蒼鷺醫生如是説道。打破囚籠,方能獲得自由;追溯與自我剖析,方能教會我們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從而整裝待發,開啟新的人生階段。

這是一部瞭解成長心理的好書,蛤蟆也代表了很多在心理極其不穩定的人,而對於壓力倍增又處於人生重要轉折期的的青少年,這本書無疑是更好了解情緒與成長的初步指南,希望每個處於迷茫或踏上自己人生道路的人,千山暮雪,各自珍重。

篇十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程雲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蛤蟆先生的情緒十分低落,在與心理醫生蒼鷺的交流和朋友的相處之後,情緒逐漸恢復開朗,併發掘了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故事。故事一開始並沒有直接對蛤蟆先生進行描寫,而是圍繞着蛤蟆先生的朋友鼴鼠開始,通過鼴

鼠的心理描寫與回憶,簡單交代了文章背景,逐漸吸引讀者走進故事。隨後,引入了河鼠,蛤蟆先生,獾等角色。

當蛤蟆先生的朋友們發現蛤蟆先生情緒十分低落時,“強行”要求他去看心理醫生,引入了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蒼鷺。蒼鷺是一名心理醫生,他對蛤蟆先生心情的轉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安排了十次心理諮詢,巧妙地描寫出蛤蟆先生的心理轉變,也使得內容更加

舒緩,節奏相對更慢,讀者可以逐漸感受蛤蟆先生的改變。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作者對蒼

鷺和蛤蟆先生的動作描寫十分到位,使人物更加豐富生動;更有趣的點在於,文中兩者交談

時幾乎每兩句就會對兩者的語言進行描寫,比如“哀怨地説”“耐心地説”等詞,更凸顯出人物的心理。這兩點可以是全書內容的特色了,這對於讀者瞭解蛤蟆先生的改變起着相輔相成的作用。到了最後,蛤蟆先生送給了蒼鷺自己親手刨的木頭碗,暗示了他已經改變了自己,情緒也穩定了下來。以及最後和夥伴們的相聚,各自探討了未來。最後最明顯的點在於蛤蟆先生也對夥伴獾的感受發生了改變,他也感受到了獾的善意,這是蛤蟆先生在心理改變後跨出的第一步。

整本書的主題有關心理學,心理學最主要圍繞的就是情緒。當人們發現自己情緒出現問題,或感到無比沮喪時,他們會尋找心理醫生。書中的蛤蟆先生卻不一樣,前幾次諮詢他有着牴觸的心理,但到了後來他又非常渴望與蒼鷺的交流。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與他的改

變,不是情緒的改變,而是他性格、習慣的改變。在以往,他對自己是沒有很多信心的,並且有依賴心理,然而在他與蒼鷺不斷探討的過程中,他學習到了許多,他可以分析不同的情緒所處於的狀態:諮詢師在瞭解他的過程中引入了許多不同狀態,比如“兒童自我狀態”“兒童適應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等。他真正認識到了那些原始的情緒所而升級到更多的複雜的情緒,不僅對自己,對他人所帶來的影響更廣泛。在整個諮詢過程中,蒼鷺教他學會了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不同情況,從中可以學習更客觀的知識,這使得蛤蟆先生在客觀學習中,潛意識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並沒有分析自己更透徹。在書中,很有趣的地方在於,諮詢師蒼鷺把人生座標中的每一種情緒所造成的行為都用了遊戲來形容,也就是心理遊戲。蒼鷺使用了許多問題圍繞着這個主題,這漸漸引出了蛤蟆先生憤怒的情緒(蛤蟆先生一直認為蒼鷺從諮詢開始就彷彿在讓他承認他自己身上的錯誤和問題,用問題的方式似乎在挑刺,這讓蛤蟆先生越來越憤怒)。如果是以往,他憋在心裏;但是現在,他發泄了出來,用憤怒但沒有過於過激的語言向蒼鷺表達了出來。聽到這,或者説只有這樣,蒼鷺才能完全意識到蛤蟆先生的改變,這種手段十分具有針對性,並十分有效,也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趣味性。

讀完全書,我學習到了很多,我在讀到這些不同狀態的情況後,我的潛意識也開始分析起了自己兒童時期到現在許多不同的情緒,這讓我更加深刻地去審視自己。在生活中,當我們情緒低落,對自己沒有信心時,我們要學會去客觀分析自己的情緒,瞭解它是怎麼來的,瞭解它的本質原因,這個過程會讓自己心裏好很多,也可以更清晰地意識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在未來,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情緒時,就不會那樣做出過激的行為,會更客觀控制自己。這是我在書中學到的,也是這本書所想告訴我們的。

篇十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張顏熹

我有幸拜讀了英國著名心理學研究者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感受頗深。初涉關於心理學的領域,也頗覺有趣,三大自我狀態的分析,用心發現新的自己,受益匪淺。

每個單一的個體在社會處事當中都會遭到三大自我狀態的影響,而各種自我狀態之下所處的時間則又受限於每一個人不同的社會經歷與自我認定。

首先將自我思想禁錮於兒童自我狀態的人實在不是一羣明智之人。這類人通常會誤入“我不好,你好”的固執認定中,這也使這類人在面對年長之輩等權威訓誡之時,往往被牽着鼻子走,產生“自己必定是錯的”等自我貶低自己的想法。在這種狀態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下,人們會喪失自我主見,縱使權威所言是錯誤的,他們也會自然地追隨權威的意願而改變自我的想法,完全沒有自我的調性與主張。如托勒密的地心説與亞里士多德的鐵球落地理論在當時不知迷了多少人的眼睛,被大多數人津津樂道與信服。但就是有一些自信的勇敢者,他們突破自我,相信自我,堅持自我,勇敢突破“兒童自我狀態”,用心對待自我,敢於向權威質疑。就這樣,哥白尼的日心説與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橫空出世,如一把利刃撕開了教會的封建落後思想,將嶄新的科學之光拋灑於西方這塊土地上,這也是兒童自我狀態向成人狀態的有力蜕變。他們不再是言聽計從的追隨者與無心者,他們學會了質疑權威,相信科學,有了思想自由的資本。由此可見,成人狀態的境界超越了兒童狀態。

還有一些個體則是困於“父母狀態”的極端。他們擁有高於他人的地位,想當然成為了訓誡他人的那部分人,進入了“我好,你不好”完全角色定義,這些人往往認為自己的觀點永遠都是正確的,他人的觀點與想法都沒有自己的來得全面與精妙,自己完全有對別人施行説教的資格。但是,這種狀態的人往往容易自信爆棚,難以發現自己的錯處,更無法聽從別人的正確建議。往往沉迷在一種盲目自信的陷坑中難以自拔,猶如井底之蛙般喪失遠見,困於自己這方寸之地,不利於自己的進步。所以這種極端的“父母狀態”也自然是非常不可取的,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方可看清方向”,又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由“父母狀態”到“成人狀態”的蜕變,方可解決這一問題。

孔子乃春秋戰國動亂時期的儒家祖師,一生曾有過數不勝數的至理人生格言,但縱使如此,他也沒有將自己固定於“父母狀態”,而是不斷地從他人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相傳有一次孔子同弟子到海州登山,忽覺口渴,便欲讓顏淵下山盛海水以喝,一路邊孩童卻言海水不可喝,並道其所以然,孔子頗感慚愧,向其認錯,“文聖”孔子以學説教以天下,但卻仍保持自省的態度,對自己的錯誤坦誠相待,既有不可相攀的教者明智,又有謙遜不恥下問的學者渴求,這就是一種“兒童狀態”與“父母狀態”有機融合的理想狀態,也就形成了可喜的“成人狀態”。

蛤蟆先生在經歷了與蒼鷺的十次面談之後順利走出了抑鬱的心理陰影,我們在見證了他不斷蜕變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心理世界的深不可測,人心的力量。真正擺正了心中的位置,才可看清真正的自我,探尋到自我的狀態,彌補處事的漏洞,完善自我的修養歷程。或許這一次次對心中自我狀態的探索,也是一次次人生路上的錘鍊。勇者由一次次的自我錘打而成,心靈也由一次次的探索而昇華。

篇十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徐寧

抑鬱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呢?在蛤蟆身上我們就能看到抑鬱症的標準症狀:他經常失眠,懶得打扮,成天窩在自家的沙發上,把自己搞得邋里邋遢,身上甚至散發出一股臭味兒。周遭的風景再美好,在他眼中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暑假裏,我認真的閲讀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作者是英國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所寫的短篇小説,聽書名像童話,其實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寫給成年人的心靈治癒書。

在這本小説中主要講了有一位蛤蟆先生,他曾經是一位熱情、時尚又十分愛冒險的傢伙,惹出過不少麻煩和笑話,可直到有一天,鼴鼠發現蛤蟆得了抑鬱症,便召集了河鼠、獾幾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蛤蟆,並且勸蛤蟆去看心理醫生。蛤蟆在眾人推薦下找到了蒼鷺諮詢師,諮詢師與蛤蟆約定好每週二下午接受治療。起初,蛤蟆一直無法理解蒼鷺的治療方法,但在蒼鷺的循循善誘之下,蛤蟆先想到了自己童年經歷的創傷,成年之後的痛苦以及未來的人生,在不懈努力之下,蛤蟆最終擺脱了抑鬱症,又變成了以前那個光鮮亮麗的蛤蟆。

從這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讀到蛤蟆與蒼鷺的故事,還可以得到許多關於人生的哲理故事,比如:在第一章中蛤蟆的朋友來探望得了抑鬱症的蛤蟆先生,體現出了在這個時代中友情的重要與寶貴;在蒼鷺為蛤蟆治病時,蛤蟆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蒼鷺站定之後,直視蛤蟆的眼睛説“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反映出社會上像蒼鷺這樣的人佔大多數。在諮詢過程中,蛤蟆好多次都差點崩潰:“討論了這麼久,結果就是我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都很愚蠢?”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哪怕再痛苦,他也不願意就此停下來。榮格早就説過:“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着痛苦的。”在蛤蟆先生的故事裏,我更加深刻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一定會是自己想要的結果,甚至有可能會失敗,但我們必須要像蒼鷺教育蛤蟆一樣,要堅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沒有努力過,也沒有爭取過,就這樣放棄,豈不是太草率了。

在本書中,還有一點十分觸動我,那就是蒼鷺的治療方式,他曾對蛤蟆説過:“你要不要為自己做決定,我説了不算。蛤蟆,你自己想要什麼?”還有“在這些事件發生的時候,你處在什麼狀態?你會用什麼詞來形容這些事情發生時自己的感受和行為”。從這些語言描寫中,看得出蒼鷺是想讓蛤蟆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而不是依仗別人的幫助,我們也需要這樣,當自己所處在困境中時,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且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會考沒有去到自己心儀的高中,雖説留有遺憾,但對自己來説也是一種經歷和成長。在這本書裏,可以從蛤蟆身上看到自己這段時間的縮影,我希望在以後的道路上,和蛤蟆先生一起學習,對自我認識更準確,努力去成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斷往前看,才能收穫更好的人生。

篇十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吳茜靚

蛤蟆先生本是一個活潑開朗、有幽默感、時尚又愛冒險的人,卻突然間變成了頹廢、沮喪甚至患上抑鬱症,看見的世界都是黑暗的。而在此時,我們可以從書中看出朋友的重要性,當我們在遇見困難時,朋友會挺身而出,為我們尋找解決辦法,痛苦可以被分擔掉。書中的蛤蟆先生也是如此,他有他的好朋友們,提出建議,帶他去找心理醫生諮詢,是這個決定使得蛤蟆先生的生活開始出現新的轉機。

在心理醫生蒼鷺的幫助下,面對面溝通,瞭解蛤蟆先生內心深處自己的障礙所在,剖析出蛤蟆先生抑鬱的原因,帶領他搜索童年,揭露他憤怒的真像,引導他説出人生的故事。蛤蟆先生終於知道自己總是偷偷地、無意識地配合對方,來製造自己的不快,逃避它不敢積極面對它,是他自己構建的心理遊戲,遊戲輸掉的人,反倒在他這都是勝利者,自己永遠都是敗者,永遠都做不公平的裁判,審判自己,懲罰自己,懷疑自己。經過十次的面談,蛤蟆先生最終拋棄過去,向前看,往前邁,走上陽光大道。

這本書是具有故事性的,讓人隨之前行,沉浸其中,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審視自己,與自己的內心深處進行思考,我們是否也會像蛤蟆先生一樣呢?總是一味的迎合他人,卻從不敢對他人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會訴説也不會傾聽。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逃避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我想,顯而易見的,我們都知道逃避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一件事情總是多面性的,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問題回饋給你的答案也自然會不一樣。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學習改變後的蛤蟆先生,而絕非“黑暗”的蛤蟆先生,迎難而上,開闊思維,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説出來,讓別人也瞭解你,懂你更多一些。相信在這樣做之後,不管結果與否,都一定不會差,永遠都會比你不説要好的多。這樣看事情的方式就好比是兩個人在飢餓的時候,一碗看似不是很好的飯菜擺在桌前,一個人説:“哇,這裏有飯誒,真香,太好了!”而另一個人卻遲遲不肯動筷子,他嫌棄這裏的飯菜,而如果在長時間的飢餓狀態下,他不是吃不吃的上飯菜的問題了,而是他活着都成問題了。

如同我第一段所講,“朋友”這個詞在生活中可以算的上普遍存在了吧!對我而言,朋友真的非常重要,我的世界中如若少了朋友就等於少了色彩,關係好的朋友如知己一般,甚至可以算得上自己的家人,你的冷熱,他(她)都知曉。朋友可以互相欣賞,互相鼓勵給予温暖,陪你瘋陪你鬧陪你學。你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一言一行,朋友都會領會。不用過多解釋,不用大聲表達,就會心意相通,是隻屬於我們之間外人不懂的默契。我願稱之為一種享受。所以蛤蟆先生心態的改變,也是因為非常幸運的碰到了一羣懂他、關心他的好朋友們,我為他的幸運感到開心。相信在以後的旅途,蛤蟆先生都會與他的好夥伴們一起前行,不再被困難所阻擋,一路向前,衝破羈絆!

篇十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項奕

對於很多人來説“自己感覺怎麼樣?”其實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一本書中,可以逐漸的解開這個問題。

最起初蛤蟆先生在被身邊的朋友發現其一反常態的頹廢時,他被朋友們建議去蒼鷺醫生那裏接受輔導,並且願意替他支付費用。而當蒼鷺知道此事時,卻是建議蛤蟆先生在此次心理諮詢後,結束諮詢。並且告訴了蛤蟆先生拒絕的原因,心理諮詢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如果僅僅是為了滿足朋友的請求而進行諮詢,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之後蛤蟆先生也是自己支付了費用,繼續了心理諮詢。

其實在生説中有多少人不是如此,在看似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在別人的建議下做着別人想讓你做的事。但卻有許多人曾未思考過,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情嘛?在他人話語下推動着自己完成的事情真的有它的必要性嘛?我們真的需要去理解我們需要什麼,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

蛤蟆先生在第一次諮詢的結尾問到蒼鷺醫生,他認為自己能夠好起來嗎。蒼鷺只是回答道:“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們能像這樣一同努力,就能預見積極的結果。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有些時候我們也會問到別人“你覺得我這樣做,我能做到嗎?”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積極意義的給予我們鼓勵。但在我看來這樣其實是很奇怪的,我能否做到,別人又怎麼會知曉。真正能幫助我們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人是會變化的,但是事物是不會的。我們也常説:”你永遠也沒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放遠看”裝睡“更確切來説其實時一種自我欺騙逃避的行為,假裝自己睡着,不願意去面對眼前的事。我們也會時不時就陷入名為”裝睡“的陷阱之中,如何擺脱這種境地,我們就要相信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在這本書中還將人格主要剖析成了三種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以及成人自我狀態。這三種不同的狀態,並無高低貴賤,正確與否之分,他們都是人所自然正常反應的結果。但若我們出現兒童自我和父母自我狀態,我們是無法做到在經歷之中成長的,這兩種狀態過於沉浸於條件反射以及情緒之中。

最終在蒼鷺的一次次諮詢,引導下蛤蟆先生找到自己的問題,也逐漸從自我懲罰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將自己的定位寫進了“我好,他也好“的座標裏。諮詢到這兒也就接近尾聲了。蛤蟆先生漸漸地走出了自己的心情陰霾,開始對自己的獨立性和共生性進行思考,明白了獨立性隱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還包括獨特的才能、與眾不同的部分,而共生性則體現出成熟和自我接納,還包括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

篇十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000字

揭望寒

“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在蒼鷺的指引下回憶了自己的童年。他孤獨的童年,並沒有多少愛和快樂,主要是悲傷和抑鬱的。蛤蟆的祖父和父親都在經營家族釀酒企業,將蛤蟆作為繼承人培養,期望非常高。在蛤蟆的記憶當中,除了順從父母之外,更想要取悦他們,他想讓父母感到滿意,為他驕傲,可父母從來沒有對他説過一聲好,有的只有打擊和否定。於是他放任自己,用浮誇和愚蠢的行為來博得周圍人的關注,直到成年,討好別人已經成為一件自然的事,他想要每個人滿意,想要面面俱到,唯獨沒有想到自己的內心。

榮格早就説過:“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着痛苦的。”在諮詢過程中,蛤蟆好多次都差點崩潰:“討論了這麼久,結果就是我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都很愚蠢?”但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哪怕再痛苦,他也不願意就此停下來。

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順從,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經過十次諮詢,蛤蟆不再將過錯全歸於自己身上,找到了“你好,我也好”的人生座標,真誠面對內心的需求,重燃生活的希望,確定了新的目標,併為之揚帆起航。

當蛤蟆説“我就是一個不會生氣的人”的時候,蒼鷺也戳破了他為自己編織的假象。蛤蟆終於明白,他不是不會生氣,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生氣。他帶領蛤蟆追溯童年的經歷,看到自己童年時經歷的創傷,看到自己仍然是以小時候討好父母的方式討好着身邊的人,而這樣做,並不會給他帶來健康的人際關係。

當蛤蟆責怪身邊的人如何錯待他、讓他不快樂的時候,蒼鷺為他點破了最大的謊言:沒有人能讓你不快樂,是你自己選擇了讓自己不快樂。“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看清這一點,才能逃脱我們給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無期徒刑。

在自己心裏,不但存在着一個無助的、渴求愛的“兒童自我狀態”,還存在着一個嚴厲批評自己、讓自己始終得不到肯定的“父母自我狀態”。只有打破童年情緒的圍困,用理性的方式來面對當下,活出“自我狀態”,才算是真正成長。

我非常喜歡全書的最後一章,不僅僅因為它延續了《柳林風聲》童話體的美好,還因為這一段的細節描述,藏着作者的用心。蛤蟆與朋友河鼠、鼴鼠還有老獾歡快地重逢,每個人身上都出現了變化。他們都為自己的目標制定了規劃,朝着理想的人生邁進。與此同時,他們仍舊保留各自鮮明的性格特質,各有各的神采。作者想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長,並不代表徹底拋棄過去的自己,去遵循某個模板。相反,人格的完善,會讓你更靈動,更好地成為自己。

“學百年黨史,建書香校園”,當我們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也要堅定自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